卓尔高考网

高考语文全国卷语用部分一拖三试题评析,全国卷三语文试题及解析

摘要:2018年开始,全国高考“语文应用”部分出现了“一对三”的出题形式。到2020年,这种出题形式已经连续使用了三年。“一对三”考试方式将考试的立足点从句子改为更大的章节,突出了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生活,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看似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实际上有着深刻的学术动机,对指导教师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建设性意义。

2018年三套全国卷“拖”出了成语运用、语法错误辨析、连贯三个传统考点。在2018年的基础上,2019年又变了。三套全国卷“拖”出了四个考点:用词、语法错误分析、连贯衔接、引号用法。2020年全国五套试卷,一、二、三、一卷(山东省使用)和二卷(海南省使用),考点更多。除了传统的考点,还增加了破折号的用法和修辞。试题除了传统的选择题,还增加了主观题。

NS。jszHuOeR.coM

“一对三”考试方式将考试的立足点从句子改为更大的章节,突出了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生活,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看似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实际上有着深刻的学术动机,对指导教师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建设性意义。

我们以2018年中考二卷“一对三”试题为例,详细分析一下“一对三”试题的特点,尤其是“一对三”与“三个一”的区别。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课文,完成问题17~19。

戏曲需要传承和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但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些人反对创新和继承,认为戏曲没有创新的必要。尤其是昆曲等传统戏曲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创新几乎成了某些人的贬义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如果一直拘泥于原始形态,只强调临摹和模仿,恐怕几百年前就有歌剧了。突破和大胆创新是古往今来取得巨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正如一位戏剧评论家所说,没有一个著名的京剧明星是通过模仿或重复来实现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宽广的胸怀,为京剧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视野开阔,除了唱功和表演技巧,还在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可谓“戏有创新,剧有新调”。尚霄云、荀慧生、于等。也是新派创始人因为超越了前辈的理想和实际努力,不满足于留在雷池,所以能在强大的保守情绪下冲破藩篱。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而且是继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

17.下列加在括号中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A.创新精神的缺乏制约了当代戏剧的发展。

NS。jszHuOeR.coM

B.创新精神的缺乏制约了当代戏剧的发展。

NS。jszHuOeR.coM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剧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乏制约了当代戏剧的发展。

18.依次填入课文横线上的成语。所有合适的是()

A.死了就出名了,兼收并蓄。

B.无病而死,载入史册,兼容并蓄,按图索骥

C.死,出名,学别人,画一只猫,画一只老虎

D.无病无名无错无错无错无错无错

19.w部分

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创新,探索出一条能被大多数受众接受的创新之路。

B.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的创新,探索出一条能被大多数受众接受的创新之路。

C.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创新,探索出一条能被大多数受众接受的创新之路。

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被大多数受众接受的创新之路。

分析试题

本课题的设计体现了对“一对三”命题的追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接学科研究,关注前沿热点

将传统考点与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联系起来,是本课题的一大亮点。连贯和衔接多年来一直是语用学的重要考点,主要通过给定句子排序。《易拓三》的连贯衔接要求考生从语义基本相同、语法正确、句式不同的四个句子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课文。该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能力目标设计学科”的考试思路(见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版中文部分)。我们先分析一下试题,再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

要正确回答上例中的第17题,考生首先要对课文内容有正确的理解,然后结合上下文找出最合适的句型。本题共四个选项,其中A、B基于“当代戏剧的发展”,C、D基于“创新精神的缺失”。本章要填入的句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主体是由已知的旧信息服务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方位上”;对象由第一次出现的新信息服务,即“启蒙”。从正文的内容来看,括号前面的部分总结了戏曲界创新与传承反对创新的现象。因此,“缺乏创新精神”在本文中可以算是老资料,而“当代歌剧的发展”则是第一次和新资料。因此可以判断正确答案应该在C和D选项中。两个选项的区别在于,C项使用了一般主谓结构

宾句式,D项用的是介宾短语作状语的句式。“对”字句要求“对”的宾语是语境中的已知信息,即篇章中前文已经出现过的内容,而“当代戏曲的发展”在语篇中是第一次出现,用在“对”后不合适。所以正确选项是C项。

本题对于考生来说,完全可以依靠语感即语言素养来作答,而从命题的变化来说,实则有深刻的学理背景。这就涉及国际语言学界最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语言学流派,也是目前汉语学界研究的热点——篇章语言学。传统语言学以句子为研究对象,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这种研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如以句子为基础观察语言得出的规则和我们对自然语言的实际观察结果出入较大,忽略语境因素而使得一些具体问题得不到正确的揭示。这种情况下,篇章语言学应运而生。篇章语言学将大于句子的结构单位“篇章”作为研究对象,重视语境,强调语言形式的选择不是单向的表达过程,更是一个交际者相互制约的互动过程。语篇中的信息传递模式,语篇的结构、话题等,都是篇章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18年全国Ⅱ卷第17题、全国Ⅲ卷第19题以及2019年、2020年的相关题目,都涉及新旧信息的选择,可以说对接了最新的语言学研究。要求考生从四个正确的句子中选择能使上下文最连贯的一句,考查的是对母语中不同句式的细微差别的感受能力,而这种感受能力并非只是“语感”,在语言学上既是可以分析的,也是可以学习的。固然,本题背后的学理虽先进而复杂,但在具体考查中是并不需要考生掌握全部理论知识的。只要考生能正确理解语篇的逻辑关系,再加上长期阅读带来的语感,答对本题并不困难。所以,这样的设计,在没有给考生增加多少难度的情况下,起到了引导一线教师关注学科前沿、热点的作用。

二、创设真实情境,强化应用性特点

NS。jszHuOeR.coM

成语是古代传承下来的形式固定、语言凝练的固定短语,是我国语言文化中最具魅力的部分。成语的学习和使用,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考生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多年来一直是语用题的重要考点。从最初在独立的句子中考查单个成语的使用,到考查几组近义成语的辨析,成语的考查形式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一拖三”试题把成语放在具体的语篇中考查,给成语的使用创设了一个真实情境,强化了语文学科的应用性特点,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上例中的第18题要求考生选出“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正确选项是C项。考生要答对该题,首先要掌握上述八个成语的含义,这是答对该题的必备知识;其次要对语篇内容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有正确的理解,这样,才能在给定的具体情境中,选出最恰当的成语。

试题中一共出现了四对意义和用法上相近的成语。

第一对是“寿终正寝”和“无疾而终”,在给出的语境中,选择哪一个都是可以的,显然,这一对成语是作为干扰项设置的,这种命题方式有助于考查考生对必备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对是“名噪一时”和“名垂青史”,第四对是“照猫画虎”和“按图索骥”。这两对成语在语义和情感色彩上都有差别。“名噪一时”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广为人知,略带贬义。“名垂青史”指的是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册永远流传。根据上下文,此处所说的是作出了突出贡献并载入史册的京剧名伶,因此恰当的选择是“名垂青史”。“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按图索骥”指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结合上下文,显然“照猫画虎”更恰当。这两对成语的设置,要求考生既要掌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也要结合具体语境正确使用。

第三对是“博采众长”和“兼容并蓄”,使用成语的句子是“他眼界开阔, ,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博采众长”是广泛地采用各家的长处,“兼容并蓄”是“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如果没有上下文,单独看这一个句子的话,两个成语都是合适的。然而,放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处说的是梅兰芳采纳各家长处进行创新变革,所以,“博采众长”更恰当。这一组成语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和在单独的句子中考查的不同。我们面对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自然也就千差万别,对学生来说,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是基础,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灵活运用才是学习的目标所在。显而易见,在具体情境中,更能考查出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也进一步强化了语文学科的应用性特点。2019年和2020年的试题,则进一步扩大了考查范围,除了成语以外,考查对象还包括一般的近义词语、熟语等。

三、考查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了解基本的语法规范、能够正确地遣词造句,这是学生表达素养的重要体现。所以,病句辨析修改一直是高考语文的传统考点。而把病句设置在具体的语篇中来考,则要求考生有更强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引导教学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一拖三”中的病句辨析修改题是在语篇中设计一处有语病的句子,要求考生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修改正确的那个。如上例中的第19题,要判断文中画线部分的语病,需要结合上文,以完整的句子为辨析对象。语篇中的完整句子是“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其中存在两个不同类型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句子“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主语残缺。汉语语篇中,主语承前省略现象非常常见,所以首先要考虑这种情况。根据上下文,如果是主语承前省略的话,从语法上判断,省略的应该是前面的“戏曲的创新”,但这显然是不符合上下文语义的。既然不是承前省略,就要从动词的角度来考虑,从上下文来看,动作“探索”的发出者“我们”应该是逻辑上的主语。补出主语“我们”之后,从语法上看句子就没有问题了。但是,篇章中的句子,不仅仅要求合乎语法,还要合乎上下文。补出主语后的句子“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和上文的衔接不够紧密,从篇章的角度考量,这里最好增加一个衔接词“这样”。而增加了衔接词之后,动作“探索”和上文的主语“戏曲的创新”从语义到形式就都被隔离了开来,就不会产生“戏曲的创新”是“探索”的主语的误解。这时,主语“我们”可以省略,当然,不省略也是可以的。那么,这一处错误就有两种修改方式,一种是增加“这样我们”,另一种是只增加“这样”。也就是说,在这个错点上,选项A、B、D的修改都是正确的。第二个错误是“眼花缭乱”作定语修饰“创新”搭配不当,因为能够眼花缭乱的只能是人,而不能是事物,所以此处应改成“令人眼花缭乱”。对于此处错误,选项B、C的修改是正确的。综合起来看,两处修改都正确的,只有B项。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篇章中考病句,要求学生对不同语句中细微的差别要更加敏感,对抽象的语法规则的掌握要更加纯熟,要有更强的思辨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提升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四、考点灵活多变,引领教学实践

2018年的“一拖三”虽然设题方式有所变化,但是考点延续了前些年一直在考的成语、病句和衔接,既关注考查目的,又注意让学生不会因为感觉陌生而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2019年和2020年的试题则有了进一步的变化,体现了命题稳中求新、求变的趋势。第一个变化是,成语考查改为词语考查,既涵括了原来考的成语,又扩大了考查范围。第二个变化是,不同试卷的考点不尽相同,如2019年的全国Ⅰ卷、Ⅲ卷,三道题的考点都是词语、病句和衔接,但Ⅱ卷除了病句和衔接外,另外设了一道表面上考点是标点,实则是标点和修辞相结合的题目。题目如下: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标点符号中,引号的用法丰富,在不同语境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语篇中本题涉及的句子是“然而,也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结合具体的语境可以看出,“长跪不起”之所以加了引号,是为了传递给读者一个信息,即此处的“长跪不起”并不表示字面意思,文中是把“跪”这样一个传统的表示崇敬的动作作为内心崇敬的象征的。四个选项中引号的用法各不相同,要选出和“长跪不起”作用相同的,对引号用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是作答的基础。正确选项是B项,加引号的词语是“厚壁障”,“壁障”也作“障壁”,指屏障、墙壁等遮挡物,这儿显然也不表示字面意思,不是说“我”和“父亲”之间隔了实体的壁障,结合语境可知,这是用“厚壁障”这样一种能够把人身体隔开的事物来象征人和人之间内心的隔阂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种象征意味都是通过一定的修辞手法来达成的。“长跪不起”表示内心的崇敬是通过转喻达成的,而“厚壁障”表示内心的隔阂是通过隐喻达成的,都是用具体可见的事物(动作)来指抽象的不可见的事物。所以,要答对本题,既要掌握引号的用法,也要对修辞有一定的了解。同样的道理,2020年全国Ⅰ卷的第19题、新高考Ⅰ卷的第18题对破折号的用法进行了考查。

NS。jszHuOeR.coM

修辞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考试的传统考点之一。比喻是常见修辞手法中最为常用最为常见的,曾经多次出现在2012年之前的试题中。传统的考查方式是给出一个比喻句作例句,让学生仿写一个类似的比喻句。2020年的新高考Ⅰ卷、Ⅱ卷都设置了关于比喻的考题,要求考生根据比喻最重要的特性——相似性,对文中画线的比喻句进行分析。如2020年新高考Ⅱ卷的第20题:“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带有笛哨的风筝)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

本题采用主观题的方式,问题指向非常清晰。考生首先要答出比喻句的构成,即本体和喻体是什么,然后对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进行分析。看起来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本题并不要求考生说出专业的术语,只要求说出把什么比作什么,以及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用来作比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即可。语篇中把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的声音比作交响乐,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多个笛哨同时鸣响和多人共同演奏交响乐相似;二是交响乐的声音很有魅力,用来作比,说明了作者认为笛哨声同样也很有魅力,即在“有魅力”这一点上二者也是相似的。所以,本题既是传统考点的回归,又和传统考法有别,可以说是既回归了传统又有所创新。

另外,题型设置上2020年新高考试题更加灵活,新高考Ⅰ卷的“一拖三”是一道选择题两道主观题,新高考Ⅱ卷的“一拖三”是两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而主观题的考点根据文段不同而有所差异。这种设计,一方面,进一步体现了考查的灵活性,命题不拘形式,以考出考生的能力、素养为出发点;另一方面,主观题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同时也对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是对考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考查。

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修辞都是考纲明确列出的考查内容,但已经多年未曾考查。本题的设置,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学中对相关内容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传递出素养立意的命题理念,即考纲中列出的考点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不同的考点会轮流出现在试卷中。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只关注特定的知识点,而是要通过日常教学设计让学生尽可能全面掌握知识;学生也不能依靠机械做题训练来应对高考,而是要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具备多种语言能力。

此外,“一拖三”试题在语篇的选择上也煞费苦心。2018年的三个语篇,话题分别是“大洋一号”、传统戏曲和动物迁徙;2019年的三个语篇,话题分别是古琴、国画和“嫦娥四号”;2020年全国卷的三个语篇,话题分别是篆刻、甲骨文和中国文化,新高考卷的两个语篇,话题分别是小说节选和风筝。既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发挥优秀文化对考生的浸润功能,又关注科技前沿,引导考生增长学识见识,同时也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充分体现了高考语文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鲜明导向和不懈追求。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0年第9期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