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高考语文148分语文状元被问及最多是你是不是做了很多题?,高考语文148分是这样炼成的

高考语文148分语文状元被问及最多是你是不是做了很多题?,高考语文148分是这样炼成的

本文作者孙晶岩是2013年北京语文高考状元,考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以她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让我们知道读书对她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有怎样的帮助,让我们看到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

她的经历让我们更加坚信,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阅读对于孩子的作用都不能被夸大或高估。

中国人和我

我语文高考考了148分的消息传开后,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学弟学妹、亲戚朋友问的所有问题中,问得最多的不是“你爱读书吗”或者“你爱写作吗”,而是“你做题多吗?”

听到这样的问题我很惊讶,因为在我心目中,语文一直是一门与素养有关的学科,与考试无关。

在我们的教育中,似乎任何一门学科只要和考试有关系,就倾向于考试;对于这个学科中的佼佼者,人们一般的第一反应不是他有天赋或者有素养,而是他一定做了异常多的题,接受了异常多的训练。

以语文为例,在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很少有人会去关注语文本身的宏大,它固有的韵律和美感。你在关注什么?分数——或者换句话说,获得分数的方式。

我对这个想法感到难过和遗憾,因为我热爱语言和文学。希望更多的人能注意到汉语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而不是透过功利主义的眼镜去看。

“如果我花同样的时间练习,我的语文基础和作文提高不了几分,但数学可以多做一道题。”这种功利的想法扼杀了很多发现汉语之美的机会,也因此让世界失去了很多潜在的国学、语言、文学大师。我不想也不敢想。

当然,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分数和素养是有关系的,但这种关系是单向的。一个高分的人不一定素质好,只是知道某一类试卷需要什么,可能在那一类试卷之外就是空白;但是,一个语文素养相当的学生,不会考不好,因为他有足够的积累,足以让他写出任何一张试卷。

也就是说,如果要选择一个作为教育目标,那么,我认为培养高素养的学生比培养高分的学生更重要。无论是为了学生的未来,还是学校的教学目标,素养永远比单纯的成绩可靠得多。

nS。jSzHuOeR.CoM

那么,我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有语文素养呢?

这就把我们带回了前两个问题:阅读和写作。我认为有文化的学生应该是会读会写的学生。

高考语文148分语文状元被问及最多是你是不是做了很多题?,高考语文148分是这样炼成的

孙伟

关于阅读

阅读始于识字之初,甚至在识字之前。每个人都有童年时在街上指着广告和商店招牌的经历,这就是阅读的雏形。

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识字水平越来越高,他已经不满足于正确读一个字的成就感,而是对所读的内容产生了好奇,于是就会开始阅读。所有学生都读书,语文素养的区分在于读什么,怎么读,能不能坚持。

有文化的学生能辨别一本书的实际效果。一本言情小说,一本参考书,一本名著,是人类智慧和体力的凝结。读它们也可以叫读书。

一个有文化的学生应该能够区分这三者:

言情小说可能会给人一时的快感,但看完之后什么都不会留在记忆里;

参考书虽然对深造有用,但高考过后会很快被遗忘。

经典给予的教育是永恒的,不可磨灭的,阅读经典所获得的思考和精神洗礼,大概会伴随人的一生。

nS。jSzHuOeR.CoM

如果这几本书的效用能够区分清楚,那么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做出选择。

读书应该是一件精细而持续的事情。比起像填鸭一样在假期一天读十本书,培养读长流的习惯无疑更重要。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和丰富,而是通过整个阅读过程,从书中汲取营养,培养一颗宁静而有感悟力的心灵。

自从小学学会选对书,十年来从未停止阅读。我读名著,国学经典,诗歌,历史,哲学和文学理论,时事。

如果没有纸质书,可以用电脑或者手机,一天二十分钟到十几个小时不等。高考前的那个学期,为了保持语文学科的感觉,我每天至少要抽出一个小时来学习。教室后面的窗台上摆满了我带到学校的各种书籍。

阅读真的是一个非常有益的习惯。即使是出于功利目的,如果能潜心读书,也是一件很大的好事。

如果你读得多,你会培养语感。语感是一种神秘的东西。如果你让一个有语感的人来做卷子,他不一定能告诉你那些单词的正确发音和写法,也不一定能告诉你为什么阅读题的答案应该是这样,因为他做题不是靠系统的训练和大量的做题积累,他没有任何可以总结成经验的东西。但是,他必须能够做出最正确的回答。

为什么读书可以培养语感?这是因为世界上任何经典都是时间的精华,它的遣词造句都是最准确最准确的。

为质量上乘的。当一个人见多了经典、熟悉了经典中语言的运用方式,他再回过头去做题时,很容易便可在密密麻麻的试卷上找到正确的东西,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在阅读着那种语言的“正确”。

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培养语感,没有什么比语感更能保证分数,这就是阅读最为显性的益处。

高考语文148分语文状元被问及最多是你是不是做了很多题?,高考语文148分是这样炼成的

nS。jSzHuOeR.CoM

关于写作

说完阅读,接下来必然是写作。阅读与写作简直是玻璃的两面,无论你看着哪一面,都意味着你也正在凝视另一面。

我喜欢写作也擅长写作,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这个版块我都很有得写。对于高中写作,也就是以应试为目的的作文,我的建议只有六个字:多读、多仿、多写。

我写作的一个特点是引用多。高三下学期语文老师的女儿为我们班的期中作文写点评,她数了我54分的作文里引例的数量,有接近20个,有直接引用也有化用。这些引例都是平时我从阅读中积累下的东西,也就是说在1100字的篇幅中,我每写五六十个字就会用到我的阅读成果。

这里我想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篇作文里同样是大量引用,有的人的作文会被评价为“丰富”,有的人则是“杂乱”“堆砌”。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对作文中所引用的内容理解程度的差异造成的。

同样的东西,有的人是在阅读中看来、研究并思考过的,有的人是从类似《高中生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中看来的;前者是深入理解,后者则只得了个皮毛。

阅读对于写作而言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提供模仿的条件。

我最早开始写东西,正是始于阅读中的模仿,不管是何种作家,只要我觉得好,我就会按他的风格仿写。小学时,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在我的作文中学习一些冰心儿童文学奖获奖者的风格,后来读的书更多,也更杂,我能记起来自己模仿过的作家有鲁迅、夏目漱石、郭敬明、村上春树、钱钟书、杜拉斯、三毛……还有一些恐怕是忘记了。我还自己写古典诗词,甚至模仿司马迁为自己写了一篇文言文小传,可惜没能保留下来。

在模仿这些个性鲜明的作家的过程中,我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我是怎么发现这一点的呢?这得归功于我的癖好,那就是写了点什么就想给人看。以前看过我写的东西,大家看完后会说“这次是模仿XX的吧”,后来,他们的评价逐渐转向了文字本身,直到某天我惊觉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对我说过我是在模仿某某作家。

到这时我就知道,这是我写作的第二个阶段了,我在从模仿走向创作。写东西写得好,与其说是天赋,倒不如说是熟能生巧,就像做饭、洗衣服、开车一样。

我现在写文章很少构思或查证,笔到文来,半小时之内在电脑上完成千来字的短文对今天的我来说根本不叫事。但这背后呢,是我从初中起每天不间断的练笔。初一是每天当作业似的逼出三五百字,到后来越来越喜欢,课间也写,午休也写,回宿舍也写,上课都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写,每天能写一两千字,假期还能翻好几倍。

这些练笔大多没有特定内容,写完了我也不回看,大部分都直接进了垃圾桶,就是为了保持一个手感。

春蕾杯一等奖、高考满分作文、登报登刊……都是这么一点点练出来的。

最后要说的是,对于作文而言,要学会自我分析。

我分析自己写东西的习惯,我不擅长说理,结构不够简明,但我的文笔好,同时有着丰富的阅读积累。最后我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就是文言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散文。文体里没有这两个分类,我是自己创造了这两个词。这两类文章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我可以用我的语文功底去掩盖我理性思维的不足。

作文是很灵活的东西,当判卷人看到你能用文言文不出错地写一千多字、或者你的语言像诗歌和散文一样漂亮时,他对议论本身的标准就会有所放松。

nS。jSzHuOeR.CoM

高考前,我拿着自己高三下学期的作文看,20多篇打分作文中我拿到50分以上的至少有20篇,其中有一篇满分,还有不少55分、58分。这就是我说的一切的最好证明。

高考语文148分语文状元被问及最多是你是不是做了很多题?,高考语文148分是这样炼成的

最后的话

必须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我的明智的、感性的、性格中很有些浪漫主义因素的父母。他们对我在语文上的启蒙教育不是看我在几岁时能认得几个字、标出几个拼音、读出几个词语,他们从来没有要求过我这些,我因此感激他们。

我的父母,他们是最早让我明白中文的内核是什么的人。我的父母通过一个个童话、一篇篇传奇、一段段故事,通过他们戏剧性的朗读声和投入的富有张力的表情告诉我,在那些冷漠的方块字背后,在那些繁复的语法规则背后,在那些千变万化的读音背后,那些文字传达出的精神,那些讲述的声音蕴含的感情,才是中文真正的所在。

语言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应该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我们学习语言是为了什么?为了在考试中拿好看的分数?为了考各种各样的语言能力认定证书?为了自豪地告诉别人这个字我认得?如果对于上面的问题一个人的答案是“是”,那么,他已经忘记了语言这种东西产生的初衷。

语言,是为了表达,是为了表达精神,是为了为这个世界表达爱、表达美、表达动力、表达希望。读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无论国家、无论时代,那些作品所拥有的打动人的力量绝不是因为它的文字有多么华丽、布局有多么复杂、词语有多么精准,而是由于它其中蕴含着人类最为高贵的、永不过时的某种精神。

只要能运用语言去传递你想要送给这个世界的东西,那么,你在这门语言上的学习就是成功的。诚然,我有个很不错的语文分数,然而这确实是有很大运气成分在里面的。我的语文基础很薄弱,高中时,我是班里有名的白字先生。如果换一套题,我可能会连着错前三道选择题,就像我在之前的考试中有过的那样。

但是,我从未因为我在任何一次考试中的分数而怀疑自己在语文这门学科、在中文这门语言上的能力,我最自豪的绝不是我是2013年北京市的语文状元,而是我能够如我所愿地运用文字——这才是学习语文真正带给我的、令我感激的礼物。

nS。jSzHuOeR.CoM

这才是我为什么热爱语文。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