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改革高考迈入新时代最大受益者是学生,20世纪高考改革 卓尔高考资源网 2022-07-11 18:40:49 高考改革十年,进入新时代 1985年,29个省份分批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行列。 6月27日,河南、山西、内蒙古、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省份同日公布高考改革方案。2022年秋季起,高一年级学生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5年起,普通高考实行“3 1 2”模式。 高考一直是牵动千万人神经的大考。它不仅关系到成千上万学生的命运,在几篇看似鸡毛蒜皮的论文背后,它揭示了高校的“如何选择”和基础教育的“如何教”。 高考承载了国人的很多期望。人们期待它不仅能成为每一个有梦想的学生向上流动的通道,还能为国家选拔高素质人才。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改革从未停止:1999年实施“3 X”科目改革;2002年,高校招生首次实现全面网上录取,同年北京市进行了自主命题的尝试。2003年,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开始;2010年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高考改革也在走向更深层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所说,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完善促进公平、科学选人、有力监管的体制机制,构建连接各级教育、认可各类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考试制度改革要在充分论证、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非常清晰,“作战地图”呼之欲出。 2010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上海、浙江两省成为首批试点。两地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当年秋季入学的高中新生开始实施。三个月后,12月16日,—— 《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个配套政策出台。 2014年9月5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后的第二天,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中国青年报》头版撰文称:“这次改革深刻回答了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根本问题,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国家在教育领域实施的最全面、最系统的顶层设计。” 自此,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三年后的2017年,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省市启动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紧接着,2018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个省市启动第三批改革。 2021年,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个省份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成为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2022年,河南、山西、内蒙古、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8个省份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 从2014年到2022年,八年五批,全国29个省(区、市)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这也意味着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主要方向的新高考制度基本形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上海一位一线语文老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题目在思辨的同时关注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 高考专家还强调,这个题目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和层次。即使考生选择了某个观点,他仍然可以在所选的观点上有纵向深入的思考空间。 专家强调的“选择”是高考改革传递的重要信号。 教育部学生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目前五批改革省份公布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总体框架是一致的,考试科目和安排大致可以分为“3 3”或“3 1 2”两种模式。第一批、第二批改革试点省份采用“3 3”选拔模式,前面“3”为语文、数学、外语,后面为。 第三批改革以来,相关省份充分考虑了当地原有高考模式、生源数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提出了“3 1 2”考试选拔模式。“3”仍然是语文、数学、外语的全国统考科目,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考试;“1”为首选科目,考生必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历史科目中任选一科;“2”是重选科目。考生可从化学、生物、思政、地理四科中任选两门。这一微调“进一步突出了物理学、历史学在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选拔培养中的基础作用,使改革更加精准地符合地方实际,更好地满足地方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学生司相关负责人说。 无论是哪种考试选拔模式,新高考最大的特点就是同时增加了“选拔”。 “新高考”“首秀”后,时任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 长边新灿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这样一组统计数据,“在我们开展的5000余人的问卷调查中,70.17%的高校招生工作者和超过六成的学生、家长,认同取消文理实行必考加选考扩大了选择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考其所长,录其所愿”,改革使得学生成了最大受益者。当然,高考改革不是为了改而改,其背后是由评价改革带来的育人方式的变革。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各省(区、市)要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同时,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份和兵团实施课程新教材,另外5个省份也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在高教领域,2020年启动了强基计划,探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选拔机制。首先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以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其次积极探索在高校招生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将考生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和评价,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再次,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实行小班化、导师制,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两年来,强基计划共招收1.2万余人,生源质量得到各方面充分肯定。在职教方面则推进了高职分类招考,初步建立了技能型人才选拔模式。推动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本科相对分开,突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截至2021年,全国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考生已超过300万,占高职招生计划的60%以上。守住高考公平公正的底线时间来到2021年。2021年2月19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强调,继续将招生计划增量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倾斜。类似的“强调”也出现之前的文件中。其实,向中西部倾斜早就在国家的统筹之中,早在2008年,“支援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协作计划”便启动实施。而在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特别写入了要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同时继续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对于一个社会,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是“底线公平”和“起点公平”。因此,向中西部、寒门学子的倾斜,正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教育部的权威数据显示,持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每年招生人数从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21年的12.2万人,累计录取学生82万余人。第三方评估显示,专项计划得到多方认可,高校满意度为80%、学生为90%、地方为100%,形成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在实施教育公平的道路上,除了做加法之外,还要做减法。高考加分项目就是最明显的减少项。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实行考试加分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加分项目过多、分值过大,甚至还出现了资格造假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高考的公平和公正。因此,2014年明确提出,要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对于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同时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2015年,教育部出台政策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并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上述加分改革正式落地,高考加分项目减幅达63%。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指导各地充分考虑基础教育发展情况,深化高考加分改革,精准确定加分资格条件,合理降低加分分值,得到社会各界积极肯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曾说,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以人民满意作为重要检验标尺,始终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一面是越来越多的选择性,及向中西部和困难地区倾斜的入学机会,一面是越扎越紧的制度笼子,当温度和尺度越来越完美融合时,我们守住的是高考更为公平公正的底线。2021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又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启动高校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要为有艺术体育特长的孩子创造公平发展的机会,通过进一步加强统考统测,严格选拔标准,引导高校不再盲目组织校考,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考试负担和经济负担。”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问题找得越清晰,改革的路径就越清晰。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改革仍在继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2年07月04日 05 版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