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高考作文难吗?专家说这么答一句都不舍得删,高考作文难写

高考作文难吗?专家说这么答一句都不舍得删,高考作文难写

高考作文指导着中国教育,也聚合了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6月7日11时30分,高考语文科目结束。几乎与此同时,网络上陆续出现高考作文题,引发热议。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体现了哪些价值特征?本报第一时间邀请相关学者和一线教师发表评论。

评论员:

汪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郭茂全(兰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闫银仙(北京市第101中学特级教师)

关冉荣(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校特级教师)

全国卷一: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汪锋:全国卷涉及考生人数最多,其积极的导向作用是应有的。今年的命题在写作主题中明确定义为“劳动”,意在重申这一基本概念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呼应了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时代呼唤。

从考生备考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平时只注重家国情怀的抒情讨论训练,并不适合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命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几乎所有的认知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最难解释的。也许是提议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仅明确给出了写演讲稿的文体限制和我校学生的写作对象,而且给出了明确的表达主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甚至给出了演讲稿的结构模式,所以先谈理解和思考,再谈希望和建议。

如此明确的高规定,其实是基于2018年的强化。这在客观上有利于阅卷工作。在这样的框架下,重点是考察考生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题干中给出了一些关于劳动的表述,理解比较狭隘。劳动仅限于体力劳动,也有刻意把学习和劳动对立起来,甚至把人工智能和劳动并列的观点。这些自然为考生提供了负面材料,但如何澄清却很有思辨性。

如果考生只是哗众取宠或者讲小故事,而不能对这些理解提出自己的分析,是不太可能得高分的。

高考作文难吗?专家说这么答一句都不舍得删,高考作文难写

全国卷:家国情怀

严银贤:全国第二册作文题突出学生的家国情怀。

挑战有两个:一是考生必须对中国近代史不同时期有清晰的认识,否则很难掌握全文写作;第二,候选人应该是当事人,发自内心地有家国情怀,真诚地写出自己对国家、社会、民族、历史等的热爱、希望和向往。否则,很可能他们的文笔就空洞了。

其实这对于中学语文教育的警示作用也是很明确的。长期以来,中学生作文的虚假空间可谓积重难返。盲目追求与自己年龄和阅历不符的高级语言,写出脱离主体生活的空洞作文等现象亟待纠正。

与第一卷全国作文题相同,第二卷全国作文题也有同样明确的体裁要求,即应用文写作的考查。考生可以选择演讲、书信或读后感来完成作文。近年来,中学作文教学风格淡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及时批改全国试卷十分必要。

全国卷三:漫画作文

“你再读一遍,我再看你一遍”

郭茂全:2019高考全国语文第三卷的作文是“漫画作文”。题目中的漫画呈现了一个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教学的教师形象。考题围绕当前教育领域的“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落实德育根本任务”等新时代热点话题。这是密切相关的

议论文的写作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关注身边忠于职守的教师代表,也要关注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师德修养和人才培养,重视身边榜样和典型事例的结合。

漫画中的“提示词”应该是考生关注的重点。写作可以结合个人高中生活和其他校园生活,但要以师德为前提。引用的例子也可以延伸到大家熟悉的高中校园,例子的选取不要狭隘单一。

整体来看,试题通过展现新时代优秀教师的形象,可以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感恩精神。试题不仅考察了考生如何从优秀的老师身上学到榜样的力量,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工作的感恩和热爱。同时考察学生如何在熟悉的主题和科目中展现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考作文难吗?专家说这么答一句都不舍得删,高考作文难写

北京卷:“文明的韧性”还是“2019的颜色”

关冉荣:今年的北京高考作文仍然采用“二选一”的形式:议论文和记叙文,一个侧重理性,一个侧重感性。

“文明的韧性”,指导

考生深入领悟中华文明“韧”的精神内核,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回眸、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实需求的思考,激发其领悟中华民族的品格与精神,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题目提示考生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加以多维度联想思考。题目要求考生能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让不同层次的考生能有话可说,激发他们的写作潜力。

“2019的色彩”,要求考生选择一种色彩,用形象去表达对2019年的感受和认识。2019年是有特别意义的一年。题目引导考生将自身的成长置于国家发展前进的历史进程中,在时代发展的宏大背景下,以一种家国情怀,思考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同时,题目要求考生将这种思考赋予一种色彩:可以是代表收获与辉煌的金黄色,可以是代表热烈与激情的鲜红色,可以是代表希望与繁荣的绿色,可以是代表高尚与宏远的蓝色……考生可以讲述故事,也可以写抒情散文,给形象思维能力强、文学表达水平高的考生预留了足够的展示空间。

天津卷:国家的前途

管然荣:今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目延续了近年来的命题传统,直面社会现实,着意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我心灵世界的成长,倡导积极健康的家国情怀。

作文以“爱国情怀”为主题,选择方志敏、陶行知、黄大年三位仁人志士的名言构成的材料,形成一个既有限制性又有开放性的的言说情境;分别表达对祖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个人对国家责任担当。

该作文试题积极倡导了“家国情怀”、民族的责任,献身人类历史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求考生从祖国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谈一谈个人成长问题,在家国情怀中将大小两个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命题富有鲜明的关注社会现实的人文情怀,启迪考生体悟爱国主义精神内涵,深入思考个人与国家、民族、人类的关系,感受理想信念对引领新时代青年接续奋斗的重大意义。从审题的角度看,不难为考生,很富有命题人文关怀。

这样的作文题首先可以从中得到一种基于“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积极展现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培育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人文情怀。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由此看来,该试题的学科价值导向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如何引导学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在与时俱进中发扬光大;如何帮助学生及时建立起适应生活的新需要的写作意识,这不仅是高考作文命题鲜明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语文教育教学应该恒久坚守的人文主题。

上海卷:中国味

汪锋:上海考题延续以往的生活启示型风格,与以往的相比,还是略有变化,思考的方向性上比以往更为明确,在思想的容纳度上则由于明确而收紧了不少。

考题以音乐为喻,引导考生集中探讨见多识广与发现自我的辨证关系,切中当前全球化的时代特点,当我们的青年面对歧异浩瀚的文化多样性之时,如何能不迷失自我,又能坦然接纳他者,实在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考生的表达重点或许要落在自己在对比中逐渐发生的认知变迁上,即,要有接触之前的旧认知与接触多样性后的新认知,而且这一新旧转化要符合情理,能打动人,则为上佳之作。

这个考题的思维难度并不高,在比较中看中国,从世界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基本已经成为常识。难就难在表达上,如何结合考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巧妙的角度来阐述这一常见的道理,让读者点头认同,还不觉得老生常谈,别有兴味,很是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当然,这也是材料题常见的风格,如果在限制性上有能力梯度考察的设置,或许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又不束缚,这是我们对此类作文题的期许。

高考作文难吗?专家说这么答一句都不舍得删,高考作文难写

江苏卷:物各有性,事犹是,人亦然

严寅贤:简洁明快,直截了当,一改以往高考命题作文老面孔———2019江苏高考作文题型令人耳目一新。

主题鲜明,内涵深邃,体现传统文化精髓,是江苏题的亮点之一。

“物各有性”,此之谓坚守、本质与初心。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是为物各有性,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大丈夫风范。“五味调和”,“共存共生”,则彰显中华民族坚守海纳百川、各美其美、美美共享的民族精神。寥寥数语,字字玑珠,“秒显”民族文化之璀璨。

观点鲜明,江苏卷亮点之二。

明在“物各有性”和“共存共生”,明在既坚守民族文化、又接纳文化的多样性。此类命题将有效规避考生的宿构和套作。

立意开阔,江苏卷亮点之三。

区区几十个字,却给考生提供了极开阔的立意空间。考生既可以从宏观国际关系高谈阔论文化互鉴,也可以就微观人际关系娓娓道来,亦可中观,就企业、团队之间关系谈自己的看法,既坚守自己,又包容、借鉴他人。

此类作文题目对考生的挑战是:关注社会、准确把握材料内涵非常重要。

浙江卷:作家与读者

郭茂全:2019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题给出材料,让考生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来写作。与去年浙江卷作文题中有关 “浙江精神”的话题相比,因题目中所述作家生活并不是考生非常熟悉的内容,使得审题难度有所增加,也更具开放性。

本作文考题潜移默化地引导考生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引导考生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牢记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与义务,为创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作文题目考查考生的辩证思考能力与想象力。考生在针对“作家中心”的观点与“读者中心”的观点既要说明其现实表现,分析其内在理据,还要分析两种观点的偏颇之处。

考生在分析中要有辩证思维,同时所述事例要充分,评判要尽可能全面,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追求中,作家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导向,创造优秀的作品,同时考虑到不同层次读者多样需求。

在具体的写作中,考生一方面要“想象”自己是创造生活的“作家”, 还要把自己的生活当成“作品”,在此基础上论述对待“读者”的看法,以及对待“生活”的正确观念。

考题要求考生作深入而广阔的文学思考与社会思考,要在作家、作品、读者、生活等要素中理解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思考新时代青年人如何处理好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思考在艺术创作与社会生产中如何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社会价值、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等方面的关系。

浙江卷作文题同样考查学生的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考查考生对现实问题分析能力以及综合性的语文素养。


来源:本报记者 陈鹏、靳晓燕、姚晓丹整理

责编:王子墨

编辑:孙小婷 常莹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