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破除一考定终身,高考改革破除一考定终身 卓尔高考资源网 2022-07-05 22:27:39 制图:韩力 2020年7月7日上午,北京市丰台区,北京十二中考点,上午考试结束后,高考考生走出考场,一名考生牵着家人的手从人群中走出。中国新闻、中国青年网记者李伟/摄 对于高考来说,2014年是必须记住的一年。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介绍。同时,上海、浙江两省成为首批试点,两地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当年秋季入学的高中新生开始实施;三个月后,12月16日,—— 《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个配套政策出台。 自此,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9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改革的总体取向是促进人才选拔的公平和科学。 这八个字看似简单,却很励志。时任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的秦春华在本报撰文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国家在教育领域实施的最全面、最系统的顶层设计。”改革深刻回答了高考为什么改革、改革什么、怎么改革的根本问题。同时也在努力纠正过去30年积累的“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学生负担过重”、“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等教育“顽疾”。 —————————— 如何打破大学生选拔中的唯分数论 其实改革酝酿已久。 从2005年开始,我国学业水平考试在正在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省份逐步推开。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与高考的组织模式、考试内容和成绩使用之间的不相容性越来越大,改革高考的呼声日益明显。 原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教育部聘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温如敏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高中课程改革亮点颇多。比如他希望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多的主动性,设计了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占1.25学年,其余为选修课。“这是一项伟大的改革。”温如敏说,但是,在中学,按照新课标要求开设很多选修课的学校并不多。“有的学校在1.25学年完成必修课后,会立即转入高考复习。” 当年的恢复高考,真的点燃了无数年轻人成才的希望。然而,当历史的车轮又过去了30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高校选拔人才的需求,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都在发生变化。但是高考不变,分数依然是唯一的标准。在这个“指挥棒”下,大学想尽办法招收高分学生;中学千方百计提高学生成绩;学生和家长尽最大努力获得更高的分数;培训机构绞尽脑汁研究提高分数的技巧。 2013年,网上流传一份中国顶尖中学名单。这个排名是根据1977-2012年各省顶尖学者的分布情况得出的。看这份榜单可以发现,直到2000年前后,高考状元来自的学校都是分散的,但2012年前后,高考状元越来越集中在“超级中学”。 毫无疑问,改革势在必行。 2014年,改革有了清晰的“作战地图”。该计划提出,“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成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原来高校面对的是冰冷的分数,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改革后,高校录取模式变为“两基一参考”,即根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多元录取。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对于学生来说,除了高考成绩,他们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实践、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等也将被一一记录,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录取的重要依据。 全国多个省份已经开始制定适合本地的高考改革方案,努力为考生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例如,北京公布的新高考方案明确:“保持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数相同,不分文理。探索提供两次考试机会的可行性,对外语听力进行一年两次考试的改革试点。” 进入高考“自主选拔”时代 时间来到2017年。 2017年高考语文科目一结束,“预测”——上海的高考作文题迅速成为全国讨论的焦点。人们的热议不仅仅是出于惯性,更是因为上海和浙江作为第一轮高考改革试点,迎来了“新高考”的首次落地。 有专家首次对本次“新高考”的作文题目进行了点评:“本题考查没有障碍。学生可以选择愿意接受预测,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你也可以不同意,也可以和不可知的东西开玩笑……” 专家强调的“选择”,是高考改革要传递的另一个重要信号。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时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在政策发布会上说:“这次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学生可以选择三门科目计入高考总成绩。”也就是说,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地区,考生除 了语数外3科参加统一高考外,还可以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己的兴趣特点选考3门。“从这样的设计看,学生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使得文理不分科成为可能。”郑富芝说。事实也是如此。上海和浙江新高考方案均采用了3+3模式,除语数外3科,上海从6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浙江从7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新高考”“首秀”之后,时任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边新灿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这样一组统计数据,实行选考后,考生中选择传统“理化生”和“史地政”的学生合起来不到22%,即78%的考生都选择的是文理“混搭”的组合,这已经跨出了传统的文科理科模式,实现了文理交融。“在我们开展的5000余人的问卷调查中,70.17%的高校招生工作者和超过六成的学生、家长,认同取消文理实行必考加选考扩大了选择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边新灿说。应该说,这次高考改革的最大变化就是,在“选拔”的同时增加了“选择”。正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所说,高考改革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和高校都拥有较大的自主性,学生自主地选择高校,高校也不是被动地等着学生来,“要让学校和学生像‘自由恋爱’,而不是中间强塞进一个媒婆”。可以预见,随着改革的深入,高考必将从“标配”时代进入一定意义上的“自选”时代。不过,随着选择权的“下放”,一些问题显现了出来:一些学校在指导学生选科时,不是先看学生的兴趣和优势,而是把如何避免与“强手”相遇当成了首要任务。网上甚至流传出了许多选科“秘笈”,教学生如何避开“强强相撞”,如何通过“田忌赛马”由“差生”变“学霸”。上海、浙江两地的新高考“首秀”结束后,媒体上很快就有了这样的报道:上海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仅占总数的30%,浙江的近30万考生中,选考物理的也只有8万人。物理学科被考生们“嫌弃”了。不仅如此,媒体同时披露了另一项调查结果,2017年复旦大学在第一次统考“大学物理”时,浙江、上海生源的大一新生整体不及格率也远高于往年。好在,试点的意义就在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2019年4月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启动,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个省份的方案,均由“3+3”变为“3+1+2”模式。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其中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当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此特别作出解释,改革由充分自由选择到有条件地选择,在尊重学生自身兴趣、志向和特长的基础上,更注重打牢物理或历史等学科的基础。“这依然是一种进步”。2021年,8个省份的“新高考”将落地,东北育才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高琛介绍,“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8个省市首选物理的学生平均占比近60%,其中辽宁省最多,达到85%以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4月20日 03 版)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