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高考恢复改革开放序曲奏响,恢复高考改革开放

高考恢复改革开放序曲奏响,恢复高考改革开放

王迷动。

高考恢复改革开放序曲奏响,恢复高考改革开放

王迷动保留着大学时写的小楷。

高考恢复改革开放序曲奏响,恢复高考改革开放

大学的时候,实习的时候和同学合影。

高考简历:改革开放的序曲

轻微改革

改革开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恢复高考被很多专家定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它最大的意义在于恢复了公平,真正为国家各行各业选拔和培养了人才。知识重新被赋予了足够的尊严和价值。

关于数的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7.5%,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达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

风云党微

1977年恢复高考。

1983年,学生就读于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

1985年出现了“双轨制”和“自费生”。

1999年,高等教育(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扩大招生。

2017年,部分省市开始探索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录方式。完善“促进公平、选拔科学、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政法系统工作了近40年的王迷动还记得,1978年3月5日,他收到了河北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

当时他正在房间里看书,听到了“电驴”送报纸的声音。这时,公社书记拿着一个信封走了进来,说:“米东,你真的考上大学了。我们请客吧。”

王迷动接到通知时喜出望外。他骑上自行车,兴奋地冲回家。“妈妈,我考上了大学。我真的是。”60岁的母亲听到这里,激动地抱起王迷动,在院子里走了几圈.

“如果不是恢复高考,很难说我在做什么。”2018年11月26日上午,63岁的王迷动如此说道。

1977年冬天,570万不同出身、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涌入考场……他们的人生从此改变。恢复高考被很多专家定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它最大的意义在于恢复了公平,真正为国家各行各业选拔和培养了人才。高考恢复时考上大学的王迷动,通过自己的故事,浓缩了演奏这首“序曲”的全过程。

没有高考,高中毕业生往往去务农。

1974年1月,衡水地区武强县刘畅公社的王迷动高中毕业。那时候大学生需要“推荐”。所以乡镇的高中生毕业后大多回家务农或者找机会去工厂打工。

王迷动记得他上高中的时候,学制是两年。学习的内容有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等。对于课程,虽然当时老师很紧张,但大部分同学还是以应付为主。因为那时候即使毕业了,也没有一年一度的高考。有些学生上了高中,更多的是为了逃避务农。

当时,王迷动觉得“无论什么时候,知识都是有用的”这种意识和同样有文化的父母的影响有关。他保持着这种“清醒的头脑”,所以功课一直很好。

刚毕业,他和几个同学被校领导叫到一起。告诉他们公社附近的社区办企业的建站需要有文化知识的毕业生,学校推荐了几家。如果你想去,你可以马上去报到。

比起回家种地,当工人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王迷动从教室走进了车间,手里的扳手和钳子代替了纸笔。但他还是吃农家菜,村里也给点“工分”。

王迷动的文章很好

预言很快实现了。当时,王迷动的刘畅公社缺少会写字的人才,王迷动就凭着写字的本事,从工厂调到公社书记,当了助理。虽然去公社写材料,但王迷动的身份仍然不是“正”,同是“工”,不同的是“薪”。

这时,王迷动下班后并没有放松他的学习。当时不时有“可能恢复高考”的说法。王迷动隐约觉得他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静待风起”。

1977年10月,《人民日报》头条刊登《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举国欢腾。但是公社里的王迷动没有从报纸上得到消息。一个周末,他到县里向“大寨农科所”汇报工作。聊着聊着,办公室的一个小伙子说:“我们现在找书学习?”看到王迷动没有反应,他补充道,“你不知道?今年恢复高考。”

那天,王迷动回到公社,开始学习。他从未学过地理或历史,所以他向一位高中老师借书。当他听说他的朋友和亲戚从北京拿到了辅导作业的试卷时,他们借了过来交流。虽然辅导书上全是书,但王迷动想考上大学,已经成了公社里公开的“秘密”。

那些年

12月15日,王密东进入考场,逐一答完试卷。后来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在文字方面是强项,所以报考了河北大学中文系。

接下来,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高考孕育了各界改革开放英才

王密东考上大学,惊动了四里八乡。当年一个县没几个能考上大学的。

后来数据统计,1977年有570万人参加考试,经过扩招,本科、大专总共招生27万人,录取率4.8%,是中国高考史上录取率最低的一届。但是同过去的“推荐制”相比,这次考生质量得到了保证,高考选拔人才的功能终于开始恢复了。

来自衡水的王密东是这幸运的27万人之一。他所就读的河北大学中文系招录了90多个学生,其中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32岁。

“同学们以前做民办教师行业的居多,也有军人、工人或者来自农村生产队的。”王密东说,因为大部分同学有过很多经历,所以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是那个时候的流行语。因此不管是哪个系,每天都能在教室里、图书馆里看到一群群安静学习的学生。

大学毕业之后,河北大学1977级的中文系同学们有的留校,有的成为新闻工作者,有的成为政府公务员。王密东毕业后,一直在政法系统工作至今。

如今,虽然一张张考卷早已不是决定个人前途命运的唯一凭证,更不是成长成才的唯一钥匙,但它依然寄托着莘莘学子不负青春的誓言,寄托着国家和民族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文/图 本报记者 丛俊儒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