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忆高考制度的恢复和高考预选,恢复高考制度的历史意义

忆高考制度的恢复和高考预选,恢复高考制度的历史意义

1977年,高考制度的第一年,虽然我没有参加高考,但是我弟弟参加了。他时不时和我交流,有时甚至全家人聚在一起讨论他的学习。我也多次帮他抄写复习资料。我第一次参加高考是1981年,我符合高考预选。结果,我在孙山被录取了,第二年我被录取了。所以我更了解高考制度的恢复和高考预选。

恢复高考制度

NS。jSZhuoeR.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从1950年开始实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直到1966年停止统一招生考试。时间指向1976年,恢复高考制度被提上日程。

1977年8月4日至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科教工作座谈会。他以战略家的眼光,大胆提出了当时人们非常关心的大学招生问题。他直言:“今年要下决心恢复高中毕业生直接招生,不再搞批量推荐。”这一划时代的决策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活力。自此,中断了11年的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正式恢复。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根据文件规定,1977年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招生对象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的这一意见,决定从1977年起实行“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的招生办法。

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的社论,随后各大新闻媒体也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透露今年的高考将在一个月后全国举行。

当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后,人们争先恐后地告诉对方,无论男女老少,无论什么职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家里有没有人参加高考,大家说的第一句话都是:“今年我又要上大学了!”

那时候我刚上初中一年级,这个话题是老师和学生谈论最多的。无论哪个学科老师在讲课时的开场白里都会提到这个重要事件,鼓励的话语让人感到振奋。回到家里,不会读书写字的父母会嘟囔几句:“娃子,现在你又要上大学了,好好学习吧!”

恢复高考第一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命题,组织考试。当时申请条件放宽,于是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沸腾了,踊跃报名。据当年参加考试的哥哥说,光是我们公社报名的人数就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此时,哥哥的高中为了救急,开设了高考突击辅导班,但辅导班招生人数有限,只招了两个班100多人。因为当时学校既缺老师又缺教室,没有教材,更多的考生只能在家复习。自学最缺的就是复习资料。考不上辅导班的同学就向辅导班的同学借复习资料。借了之后,他们会抓住一切时间去手抄。当时我帮弟弟抄复习资料。当时商店的网点纸和笔都供不应求,往往货还没到就被订光了。

NS。jSZhuoeR.cOM

我县实行相对集中考试、集中监考、集中管理的办法。来自几个公社的候选人都集中在一个公社高中

NS。jSZhuoeR.cOM

从1977年到1980年的四年间,所有符合条件的考生都可以参加高考。然而,随着每年参加高考人数的增加,考试的组织性和公平性受到挑战。

1980年,经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讨论并报国务院批准,规定在考生人数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全国统考前进行预选,按照计划招生人数的3至5倍选拔成绩优异者参加全国统考。但考虑到各地情况不同,是否进行预选,预选方式由各地自行决定。高考预选已经成为高考路上的第一道门槛。

1981年,高考预选正式纳入高校招生政策。我所在的河南省人口多,考生多,高校少,是全国实行高考预选制的地区之一。河南省高考预选始于1981年,一般在统考前一个月左右举行。同年和次年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好在这两年顺利通过了预选,有资格参加高考。而我们很多平时学习很好的同学,却被高考预选提前淘汰,没有触及高考入口就提前结束了高考课程。

我有一个表弟。他高考的时候,他们学校两个文科班80多名学生。他是唯一一个通过预选和正式高考的人,可见当时高考竞争之激烈。直到1987年(只有少数省份在1989年前后实行),高考预选制度才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而告一段落。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情况。高考制度为无数人提供了最公平的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一制度的实施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