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高考的前世今生,高考的前世今生后记

高考是为了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更专业的高校深造,以满足国家或社会发展对各领域人才的需求。总之,高考是为国家和社会选拔人才。

人类社会有近五千年的历史,那么高考的前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先说原始社会的人才选拔。

原始社会是由氏族和宗族组成的,氏族和宗族是由血缘家庭组成的。每个氏族都有一个族长,通常是一个资历高、品德好的人。原始社会需要维持社会治安运行、社会部落首领和对外作战的各级将领和士兵的职能岗位。部落首领和军队将领由族长推荐,然后经过民主投票产生。士兵往往要服义务兵役,每家每户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都要参加。

高考的前世今生,高考的前世今生后记

到了夏商周时期,人类社会已经从氏族家庭组成的松散的社会联盟,发展到社会等级分明、组织严密固化的奴隶制社会。

以周朝为例。建立周朝而不是商朝的时候,根据亲族和功德,封了很多王侯。在王子之下,许多贵族也被分封;他们是世袭的,不能随意任免。在这样的贵族统治基础上,诞生了“高官厚禄制”的干部选拔制度。“石鲁石清制”的干部选拔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也就是说,在你成为国家干部之前,你的“职级”就已经确定了。你是贵族,继承了家族的爵位,有资格参加国家干部的选拔。诸侯需要用人时,会在贵族中考察选拔,选拔出优秀的人才,给他们“实职”。没被选上也没关系。你是贵族,世袭,有足够的待遇过日子;如果你足够优秀,王子们会推荐你去纣王,他会考察你。通过考察,就从“地方干部”变成了“国家干部”。在“国家干部”这个岗位上干得好,很有可能会晋升职称。

高考的前世今生,高考的前世今生后记

战国时期,各国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自己的选拔制度。

随着各国开始大举征服对方,各国对人才的需求也极高。为了争夺人才,大贵族敞开大门,广招各类公客。只要你来展示你的才华,你就可以留在这里,成为一个高贵的公众客人。一旦国家有一些人才需求,就会把这些公家的客人推荐给国家。这就是人才选拔的嘉宾制。

秦代商鞅变法的核心是废除奴隶制,改为积役封号制,即以役赏功、封爵。这一项的代表是秦的商鞅变法。变法前,秦国实行的是“为贵人而贵人”的制度,而商鞅在变法时废除了这一制度。《史记》记载“宗室除非有军功之论,否则不能为部属”。明朝的贵族等级和职级不一样,田宅的名称也不一样,臣妾的衣服也不一样。有功者显其荣,无功者富而无财。“商鞅在变法中颁布二十爵制,让更多人看到了希望,进一步调动了老百姓的积极性。

高考的前世今生,高考的前世今生后记

汉代选拔国家人才主要采用考试制度。即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向上级或中央考察、选拔、推荐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后任命官职。

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九年级中学制度为国家选拔人才。九级中正制一般是指各州县选举一名大正,当选的大正必须是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有较高的道德声誉。大中正又出小中正。是中正鉴定人才的正式名称。大小中学产生后,中央发放人才调查表,人才分为上、上、中、上、中、下、下、上、下、中、下九个等级。这个表是各地登记的,大大小小,各有所知,各地流亡者,不管是不是官方的。表中详细记录了当年历史的所有项目,并对项目进行了分类,添加了注释。郑潇帮助大正审核后将表格提交给吏部,吏部据此对官员进行升降。这一制度使当时选拔官员有了客观标准。这个标准实际上还是采纳了地方公论和民意,保留了汉代乡镇选官的遗风。

高考的前世今生,高考的前世今生后记

“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选拔任用导致了宗族的垄断。

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世袭门阀,实行科举制度,要求六品以下官员由尚书省吏部任命。隋朝的考试制度有秀才、秀才、秀才、秀才。士只试其策,明经亦试其策。两科都符合一般士绅的要求。考试通过后,就可以做官了。即使平民百姓普遍贫穷,只要你有才华,你就有机会跻身于掌权的统治阶级。

使唐代的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唐代的科举制度分为两种选官方法,即科举制和正科举制。该制度是皇帝临时圣旨为考试科目,等待“超常人才”而设置的。考试考生可以是现任官员,也可以是普通臣民,也可以是普通百姓。每年考研的人一般都有几千人。

上,进士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皇帝有时会亲自进行殿试,唐后来又增设武举。

高考的前世今生,高考的前世今生后记

到了宋朝,殿试制度已经常态化、制度化。礼部考试后由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级考试。考生在殿廷及第后,可直接授官。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第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改称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宋朝科举制基本上仍分制科和常科。常科考试分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也称省试。

元朝科举制度也分乡试、会试、御试三级,但将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南人分开考试,并分别登榜。元朝科举考试重经义而轻诗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后来,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清朝几乎照搬了明朝科举直至满清退出历史舞台。

现代的高考制度是以废除科举制度为前提的,并且现在的高考制度不仅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过程与科举制度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考试的目的也有了极大不同。科举考试是一种选拨官员的制度,而高考仅仅是选拨优秀的学子到大学进一步深造,官员选拔一般首先通过公务员考试,然后根据自己政绩参加官员竞聘流程考核或选举方可为官。

清政府是完全照搬明朝的科举制度,然而,鸦片战争和一系列外敌侵略战争的爆发让清政府不得不“开眼看世界”,科举制度考试的课目和19世纪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飞速发展的大背景格格不入了。1898年,清政府成立了京师大学堂,也就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新式学堂的诞生让清政府不得不采取新的考试形式。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制度。

还没等到清政府制定出新的考试制度,清政府的丧钟就被敲响了。

高考的前世今生,高考的前世今生后记

1912年,满清退出了历史舞台,民国政府正式诞生。民国政府初期经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京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三个时期。虽然民国政府的领导人不断地更换,执政方针也有所差别,但民国高考招生制度主要体现为各个大学自主招生制度。

到了1937年的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负责全国的统一高考,委员会制定招生简章、录取标准和试卷,审核成绩,决定录取考生。在教育部的统一领导下,北大、清华、武大、浙大和中央大学五所学校于1937年开始实施全国统一的考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高校联合考试,共设置12个考区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理分科,形式和今天的高考无太大差别。

由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震旦大学、圣约翰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内迁至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统一招生考试一直至1941年。

高考的前世今生,高考的前世今生后记

在此期间,民国教育部还采取很多灵活的办法进行招生。其中一种招生办法叫做“保送免试”:把优秀的学生直接送到大学。

1942年以后,全国统一考试停止,民国教育部推出了委托招生、联合招生制度,教育部把全国划分成相应的考区,指定公办院校或民办院校使用一张卷子,由某个大学统一领导,实施联考。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此时的高考还没有真正出现,国家的一切都在百废俱兴,教育体系的建设也没有全面开展,因此1949年全国高等学校仍沿袭过去的单独招生方式,各大学自主命题,自主招生。

1950年5月26日,教育部发布了新中国第一份高校招生考试文件《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推进高考联合招生。1952年,正式确定全国统一高考的模式,高考时间定为每年八月十五日、十六日、十七日。自此,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正式形成,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的高考模式形成。

高考的前世今生,高考的前世今生后记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52年制定的全国统一高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新的高校招生办法。从此,“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成了选拔人才的过程。同时,“上山下乡”运动开展,教师与学生被下放劳动,高等教育基本停滞。

1971年高等学校(清华,北大等)逐步举办试办班,恢复招生。招收的新生初中毕业即可,但须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废除招生考试,改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

1977年,在众多科学家以及邓小平的推动下正式恢复高考统一招生制度。

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统一高考的内容及方式方法也不断调整,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1999年,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从今年开始,高考不再区分文理科,改为“3+3”、“3+1+2”等较自由的选科模式。

高考统一招生制度日趋完善,更加合理,它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平公正。

高考的前世今生,高考的前世今生后记

高考的前世今生,高考的前世今生后记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