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高考是怎么卷起来的,高考是怎么发卷的

高考已经实行了44年。最后,它也从一个年轻人成长为一个中年人。就像所有负重前行的中年人一样,原本轰轰烈烈的高考近年来屡遭指责:高考怎么越来越卷了?

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很理解“高考”的情况。

不是你不努力。有老人也有年轻人。一个人赚钱,几个人花钱。不努力怎么可能做到?我就是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不管你怎么努力,你还是要到处抱怨。上下不能变好。

现在高考就是这样的情况。

有人说考试内容和形式不好。高考每年都在改革,我肯定想改的更好,但是每年都在被吐槽。

有人说高考有地域差异,各地试卷不一样,这是不公平的。其实高考一直致力于消除地域差异,只是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出不同的试卷。因为全国统考试卷,会有问题。

有人说高考不能太难,太难了学生想不开。高考不能太简单。如果太简单,它真的会变成人形。

有人说,高考到现在应该很会检测作弊了。有的,有的考场甚至不允许带金属牙套进来。但在一些考场,不仅可以拿手机,还可以用手机拍照,拍照后还可以上传。

nS。JSZhuoer.com

每个人都厌恶高考,每个人都能挑出一堆高考的毛病,但每个人都有一个共识。虽然高考不怎么样,但至少他是最不差的。

如果高考是个人,这个时候你应该瘫在沙发上,一脸颓废的说: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

高考是怎么卷起来的,高考是怎么发卷的

但是别忘了,高考也曾经年轻过。我们来看看高考是如何一步步卷起来的。

1977年是重启高考的一年。那一年的高考,像一个传了十代的宝贝,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

高考是怎么卷起来的,高考是怎么发卷的

那年8月底才决定高考,考试时间定在冬天。人们争先恐后地告诉对方并庆祝,570万人报名,20多万人被录取。4.8%的录取率,听起来好像是“浩如烟海”。

但事实是,第一次高考的试卷只有初中那么难。哪怕只是初中的难度,也足以让走过10年文化沙漠的人不知所措。

最夸张的考点,44名考生,数学总分只有26分。甚至一个人都打不到1分。

高考是怎么卷起来的,高考是怎么发卷的

当时有些考生实在不会数学,就在试卷上乱涂乱画,比如“我家三代农民”“我擅长解放弯子”等等。

nS。JSZhuoer.com

第二年的高考卷子吸取了前一年的“教训”,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写。比如语文作文就很接地气,叫:《心中有话对党说》。

成绩都写好了。暗恋他的人还跟党说工作不顺,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跟党说,让阅卷老师眼皮跳。

还有某语文论文的文言文翻译,是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一句话:夫近则游人多;风险离得远,就少。

有考生这样回答:姐夫领着嫂子游泳。看到游泳的人太多,他换到人少的地方。这是不道德的。

高考第二年,考生人数达到610万。

那一年,河南考生还是很开心的。文科录取线比北京低34分,理科低100分。(听到这里,今年的河南考生大哭一场,只恨自己晚生了几十年)

文科状元sc

刘震云于1978年康复。因为初中学历,他当了老师,一边教书一边准备高考。考试那天,他穿了一条统一的裤子,裤子里塞满了小抄。

刘震云说:一条腿

不够我就写两条,恨不得把全世界都抄在腿上。

终于考上了北大的刘震云,并没觉得有多得意。他的理想依然是:能娶个媳妇。

nS。JSZhuoer.com

同一年,在咸阳棉纺织厂当了7年搬运工的张艺谋,也决定参加高考。他的想法很单纯,听说读大学不要钱,大学生包分配。反正怎么都比当个搬运工强。

趁着去沈阳出差的机会,张艺谋带着一包煮鸡蛋,拿着自己的摄影作品去了北京电影学院参加招生考试。在一群艺术世家子弟的包围中,张艺谋有点自卑,他觉得自己很难考得上。

高考是怎么卷起来的,高考是怎么发卷的

还是这一年,俞敏洪花了10个月苦读,英语却还是只考了33分。而他理想中的学校:常熟市师专的英语分数线是38分。第二年,老俞再战高考,这一次他考了55分,满以为可以上岸了,结果常熟师专的英语录取分数线变成了60分。

像极了这些年考研迟迟无法上岸的体验:纵然分数每年都在提高,奈何分数线也年年提高。

第三年,俞敏洪考英语的时候,那叫一个摧枯拉朽,40分钟就交卷了。除了考场就挨了英语老师一个耳光。高考你也敢这么玩?

成绩出来后俞敏洪的英语考了95分,总分387,比北大录取分数线高了7分。但是他不敢报最著名的北大中文系,因为他的语文不及格,只有58分,最后考上了北大西语系。

高考是怎么卷起来的,高考是怎么发卷的

nS。JSZhuoer.com

想想看,俞敏洪头两年但凡争气那么一点点,那他就是妥妥的常熟师专校友了。

转眼到了1988年,那年高考的总人数是272万,比上年又增加了44万。

北京四中高三考生高晓松考数学那天找不着准考证了。公交车已经误点,那时候也没有出租车,他直接拦了一个骑自行车的陌生人,管人家借车。那人竟然也借了。

等高晓松赶到考场的时候,已经迟到了20分钟,他的同班同学都开始交卷了。高晓松说,那一年他们全班数学都是满分,包括迟到20分钟的他。

nS。JSZhuoer.com

再之后,高考人数就一路高涨,到了2007年,首次突破了千万。07、08、09年,这三年的高考人数都在一千万以上。等到10年高考人数又掉到了千万以下。一直到2019年,才又重新站到了千万之上。

高考的人数和分数年年水涨船高,大概是人们发现,高考实在太好使了。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不但包分配,甚至还包老婆。某大学生到单位报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领导拿了一沓照片给他挑:这些都是中层以上干部的闺女,你相中谁,我去给你约。

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越来越多,以及高考的扩招。你会发现,虽然高考始终叫高考,但是就像小马过河一样,每一届趟着河水过去的人,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44个人一共考了26分的那一届和全班考满分的那一届不可同日而语。打着小抄拿到状元的,和一分淘汰一操场的,又完全不是一回事。

唯一确定的就是,高考这玩意,一直在努力地改变,虽然越改越卷,但它还是在努力地迎合每一届考生。

只是不知道,再过几年,又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或许有一天,高考就老了,到那时,将会有一个新的东西去替代它。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