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科举VS高考哪一个更容易考,科举考试和高考哪个难

对古代士人来说,最重要的考试是科举;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考试就是高考。理科考试和高考哪个更容易?

答:从考试程序上看,科举考试明显比今天的高考难。每个高三学生都有资格参加高考,但古人要想参加科举的省考,需要先通过选拔考试。

唐代科学考试相对容易,选拔考试只有一关,称为“解之考”。秀才只要参加州府举办的考试,并通过考试,就可以获得参加礼部主持的省考的资格。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非常麻烦:一个秀才要通过由知府主持的县试、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和由省教务主持的书院考试,才能成为秀才。一个没有学者资格的学者被称为“童生”。即使他六十岁了,他仍然是一个童生人。县、府、院考试统称为“子考”。取得学者资格的考生可以参加省考。乡试在省贡院举行,通过者称为“举人”。取得举人资格的考生,可以参加乡试(明清时也称会试)和宫试。所以到了明清时期,几乎所有能在京城参加考试的考生都被一路杀过五关,斩了六个将军。

现在高考的时间安排在每年的6月初。科学考试呢?

答:高考是一年一次,而科举是三年一次。这一习俗形成于宋代,明清相继。宋代试发稿一般安排在秋季,故又称“秋贡”;省考安排在第二年的春天,所以也叫“春魏”。

明清考试的等级太多了。县考一般在农历二月,府考在农历四月,书院考一般安排在年底,乡考安排在次年秋季。因为榜的发布恰逢桂花飘香,所以人们也就把乡榜叫做“桂榜”,中居叫做“浙桂”。考试在春季,因考试当天杏花盛开,故又称“杏单”。

有没有人在科举考试中作弊?

答:可以说现在的高考考场上的作弊手段,除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都是古人在科学考试时玩的,比如背笔记,把课本内容抄在衣服上,雇“枪手”等等。

古人是怎么做到的?

么防范科举考试作弊?

答:为了防范考官与考生作弊,宋朝的科举考试创设了几项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比如“封弥制”,即将考生答卷卷首的考生姓名、年甲、乡贯等个人信息密封,代之以字号。这样,考官在评卷的时候,由于不知道某卷的考生是何人,就算想卖给熟人一个人情,也无从下手。今日的高考评卷依旧沿用宋人发明的封弥制。

又如“誊录制”,即每一份考生交上来的试卷,都经专门的书吏用红笔抄录成副本,然后将副本送考官进行评卷,这样可以防止考官通过辨认笔迹或暗记,认出答卷是不是出自熟悉的考生之手。

⑤科举考试是不是只考作文,亦即八股文?

答:八股文是到了明朝才有的。其实,虽然都是科举考试,但各个朝代的考试科目不尽相同。宋朝科举考试科目又分为进士科以及九经、五经、三史、明法科、明经科等,各科的考试内容也不完全一样,比如明法科的考试,主要是测试考生掌握的法律知识与司法技艺。

唐朝的进士科考试,主要是口试、帖经、墨义、策问、诗赋五种。帖经类似于填空题,墨义类似于名词解释,诗赋就是按命题与指定的韵脚创作一诗一赋。

宋朝的进士科,有四个科目是必考的:诗赋,经义,论,策。试经义是出题者从儒家经书中截取一句话,请考生阐述其蕴含的义理。明清时试经义演变成考八股文。试论,则类似于命题作文,通常是要求考生评论经史记载的某个典故或某一位历史人物。试策跟今天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差不多,一般都是主考官就时务提出具体问题,让考生发表见解,所以又称“策问”,考生的回答则称“对策”。

明清的科举考试最重视考八股文,但也不仅仅考八股文,明朝的乡试要考三场,首场试经义,此即所谓“八股文”,第二场试论即应用文写作,第三场试策;清朝的乡试也是考三场,首场试经义及韵诗,第二场试经文,第三场试策。

⑥科举考试题目的难度大不大?

答:举一道1904年清政府最后一次科举殿试中的策论题吧,你来试做一下,就知道难度如何了:

“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⑦古代科举考试的录取率如何?

答:高考选拔的是大学新生,录取率可以很高;而科考选拔的是政府官员,不可能有很高的录取率。根据学者的研究,明朝中后期,秀才的录取率在10%上下浮动;乡试的录取率更低,还是明朝中后期,乡试录取率只有3.1%左右;会试的录取率相对高一些,每100名参加会试的举人,大约有24人会被录取为进士。至于殿试,通常无黜落,只排定名次。从录取率的角度来看,也是科举考试远远难于今日高考。

⑧高考状元跟科举状元,哪一个含金量更大?

答:高考是每年一考,所谓状元又分文理科,而且各个省都有自己的高考状元。而科举是三年一考,成为状元的只有一个。你说哪一个“状元”的含金量更大?

⑨网上流传两份名单,第一份是状元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是落榜者名单: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许多人基本不认识第一份名单上的人名,对第二份名单上的人名则耳熟能详。这是不是说明落榜生比状元更有才华与能力?

答:这样的罗列对比是毫无道理的,因为历代科举落榜生的总量,数以千万计,这千万人中出现几个出类拔萃者是不奇怪的,但更多的落榜生都是默默无闻,消失于历史的河流,连个名字都未能留下来。刻意搜罗几个知名度高一点的科考落榜生,几个知名度低一点的科举状元,放在一起,想证明科举制度下,落榜生比状元更有才能,这样的论证手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这里提供另外两份名单,第一份:郭子仪、王维、柳公权、文天祥、陈亮、张孝祥、杨慎、翁同酥、张赛。第二份:黄安道、林自诚、崔唐臣、章望之、陆云龙、熊大木、熊龙峰、余邵鱼、余象斗。哪一个名单上的人名你更熟悉一些?第一份名单上的都是状元,第二份名单上的都是落榜者。不过用这种简单粗暴的对比来论证状元比落榜者更有才华与能力也是经不起推敲的。总的来说,传统的科举制不失为古代选拔人才的合理制度。

(摘自《南都周刊》)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