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职教高考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关键之举,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作者:何震(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学院院长)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会议提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在诸多措施中,将职业教育学位升格为本科的系统性改革最受关注。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建立“职业高考”制度,改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加强省级统筹,确保公平公正。

职业高考制度是职业教育入学考试方式的关键核心,对整个职业教育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指挥棒。事实上,职业高考已经在一些省市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多年。其定位属性是否与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一致,能否缓解中等职业学校的尴尬地位,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这些职业高考面临的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检验。

注重职业高考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拓宽升学途径还是保证就业质量,是中职学校的两难选择。就业与升学的博弈导致中职学校内部分化,体现为学生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据数据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整体入学率和直接就业率分别占50%。而中职学校的运作往往只有一个主导方向,即使就业方向还是一半,根据现实情况,中职学校的就业功能会被弱化。反映在教学上的表现就是压缩实践和训练,弱化非应试技能的训练,这将进一步导致中等职业教育类型化特征的丧失。办学定位不再放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上,而是帮助学生通过职业高考进入高等教育。

在职业高考的内容设计上,认知考试和通用能力考试相对容易,但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注重实际工作,突出专项能力的考核。然而,如何在职业高考中真正注重职业流动的考核,采取切实可行的考核形式,需要形成一个全新的“职业考试生态”,包括科学、公正、专业的任务型考试题库,工作情境的考试环境,流动载体、工具、设备设施的设计,技能评价方法和足够的专业人员,以及相应的高额考试费和人力成本支持。但是,职业教育的准备和费用条件不能满足申请的要求。

目前部分省份的做法是专业技能文化统考总分1000分,其中专业技能300分。文化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和专业综合理论,实行闭卷笔试。可见专业技能的分数是比较低的。而且,目前还有一种方法是实打实地做技能测试,把职业流动考核的过程和结果变成认知性的识记测试,以“知”预测“行”的能力考核,有危害职业教育的风险。

这种能力评估测试虽然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实施,但也是一种普及的趋势,并不能完全克服“知=行”理论的假设缺陷。在德国职业资格考试中,学生可以带包括理论知识、公式、参数等书籍。认知记忆带进考场。作为公开的参考资料,真正考核的是完成任务的专业能力等。

对科学技术也有隐忧

在坚持专业性的前提下,处理好中等职业教育的双重功能,即升学和就业,将职业教育高考定位为职业教育。教育基础与职业是什么关系,如何协调升学与就业的定位,是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难题。坚持职业优先是避免上述矛盾,克服职业高考大众化的途径。教育离不开“以促进就业和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中等职业学校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对接,强调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发展,这与我国产业发展对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密不可分。

放弃职业,实际上是将职业教育转化为应试教育。高职院校的生源是多元的、开放的,不能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单一来源。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这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实际状况和应有状态。不能把中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唯一基础,也不能把职业教育的类型建设引向封闭狭隘的轨道。

NS.jsZhuOer。CoM

为了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双重功能,有必要纵向运行中等职业教育,并增强其对所有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和支持中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同时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框架,让轨道上的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轨道上安心的走到专业课的高水平,而不是换个轨道发展。提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不一定要换赛道。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于保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例具有重要意义。中等职业教育曾因其断头教育的特点而损害其吸引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背景下,职业教育应建立符合其类型和特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层次体系,畅通学生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提高的渠道。要使职业教育高考成为高中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教育的主渠道,让中职学生根据需要沿着技术技能方向进一步提高和发展,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学历和职业能力的双提升。

NS.jsZhuOer。CoM

003010(2022年01月07日08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