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1977年那年恢复高考成为了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1977年高考得到恢复

高考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考试之一,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形式。1977年的高考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高考。11年积累的数百万考生从山村、农场、厂矿、军营、学校涌向新成立的各级招生委员会,从各个角落找到尘封的课本。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学习和复习随处可见。今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但对于参加考试的570万考生来说,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熊熊的烈火。

Ns。JszhUoEr.CoM

1977年那年恢复高考成为了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1977年高考得到恢复

走进考场的考生

一、厚街中学考生

Ns。JszhUoEr.CoM

厚街中学作为当年新高考的“考点”,从泛黄的旧档案中调出“厚街中学第77届高考录取名单”,页面上立刻跳出了苏建南、方慧、叶、方、……的身影。

苏建南:我白天上班,所以只能晚上和周末学习。

1977年,从得到消息到高考日期,我们只有50多天的备考时间。而且白天还要在厂里上班,只能晚上和周末学习。说到复习,其实没有教材,也没有范围。当时厚街中学开了补习班,但是因为信息比较闭塞,而且当时很长时间没有高考,老师也没有高考经验,大家都像瞎子一样慢慢摸索。

我要感谢我当时的数学老师谭志康。谭老师很有水平,很负责。他的咨询很有针对性。他给我制定了系统的复习计划,从精神上鼓励我树立信心,帮助我缓解压力。终于在冬季高考时,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现华南理工大学)。在华南理工,我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和土木工程。我班年龄最大的是1947年,都是30多岁结婚生子。最小的是1962年,才15岁,相差一倍。

Ns。JszhUoEr.CoM

方慧:唯一一个1977年从厚街毕业的女生。

记得高考是1977年12月,第一次考的是数学。收到试卷后,我的第一感觉是:试题真多!但最后,我还是做完了大部分试题;下午政治,第二天语文,物理,化学。当年高考是各省自己定的,实行开卷考试。是开卷,但是因为考题太多,考试的时候没有时间翻书和查阅笔记本!第二年2月的一天,当时的生产队长来到我家,刚坐下就说:“今天村里全是鱼腥味!”然后递上一个信封打开:广东矿冶学院(现广东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接下来的几天就像生活在梦里,亲朋好友的祝福依然让我难以相信自己即将进入梦想中的大学校园。那年有7个本科生考上厚街,我是唯一的女生。

陈:她第一次考砸了,第二年和弟弟一起考。

一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回到家就翻箱倒柜找课本。其实说实话,按照现在的标准,基础很差。一是因为离考试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了,二是因为高考中断了十年,学校教育基本处于半荒废状态,大家的知识基础都很薄弱。考完试后能否“中考”,不得而知,谁也不确定。有一个笑话,几个一起复习的考生争论“1/2 1/3”是否等于“2/5”。连“唐宋八大家”都记不清楚了。有些人坚持认为李白和杜甫是八杰之一。当时复习资料也很匮乏,只能死记硬背原版教材。如果任何人从任何渠道得到一些练习题,它们会立即作为香饼在考生中广泛传播。第一次高考失利。但是在我看来

1977年12月22日,史晋川和其他通过初审的考生提前一天到达临安县城,准备第二天的复试。只要通过了复试,就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大学的大门。

“从我插队的生产队到临安县城,路还挺远的。我们要先坐手扶拖拉机到公社,再坐长途班车到县城。我们提前一天在临安中学附近找了个小招待所。”复试考场设在临安中学。史晋川在政治课上表现很好,考试前一天晚上,他正在帮助同一个房间的学生复习。结果他的大嗓门引来了隔壁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宿舍的小房间很快就挤满了人,成了临时教室。“当时真的是这样的。大家都很努力,谁也不想放弃来之不易的机会。”

1977年12月23日,复试的第一天。“我记得那天很冷,但是我坐在考场上并不觉得冷。我只是感到兴奋和激动。”他说最初测试的规模是惊人的。全公社六七百名知青(包括回乡的)有将近一半报名初试,但大部分都被刷了下来,只有几十人进入复试。

从1978年1月开始,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招生进入了招收新生阶段。“我们是1978年初正式注册的,我当时考上了杭州大学政治系。”史晋川说,当时有140多人被政治系录取。那年他21岁,按年龄来说只是部门里最小的弟弟。

1977年那年恢复高考成为了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1977年高考得到恢复

史晋川在政治系二班八组,他的学号是770078。他的大多数同学都不再是青少年了。“林,我们团的元老,今年30岁。他来报到时已经结婚了。他有四个儿子,最大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这是77级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像史晋川一样,许多考生仍然保留着1977年高考的准考证。那个吗

还没有手掌大的深粉色小纸片,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张涌泉,杭州大学77级中文系,现为浙大文科教授

他记得有一天,学校相熟的老师拿了份报纸兴冲冲来找他,进门就大喊:恢复高考了!张涌泉还有点懵,拿过《人民日报》仔细看,才知道高考恢复了。“当时一瞬间,我就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来了,很快下决心参加高考。”

他说,当时全省考试前,县里还要进行一次选拔考试,去掉基础太差的人。“当时县里的考试来的非常多,年龄相差很大,有十几岁的,也有30岁的,县里考完了通过之后就通知可以参加全省考试,当时距离考试只有两三个月了。当年省里的统考也是在县里考的,考了两天,心情很紧张。”

他说,至今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语文的作文——《路》。“当时看到这个作文题目,心情很复杂,其实当年那次高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我们的人生道路,从此就走向了不一样的方向,所以大家都拼命往这条路上挤。”

三、复考生高绍衍,也通过这场高考改变了命运

高绍衍是中山市人民医院的退休主任,如今他被医院返聘当专家。

1966年,高绍衍毕业于石岐一中,属人们所说的“老三届”。他被分配到了民众的一个生产队当农民。一天艰苦劳动十八小时,生活待遇却很差。

1977年,当从报上得知恢复高考时,高绍衍十分兴奋,这时已经是中山县药品公司属下一个部门负责人的他,准备参加考试。当年他已经30岁,已婚且有了一个1岁的孩子。

高绍衍很庆幸自己高中的文化课有扎实的基础,不像文革后期的学生整天学工学农,他以较高的分数高考入围了。但首次恢复高考的招生初选入围人数是实招数的三倍,加上当时填报志愿和录取方式的不合理,高绍衍当年就没有被大学录取。据《中山市教育志》记载,1977年9月,全县高考考生达11000多人,但被录取入大学的只有86人,中专136人,合计222人,这已经是千里挑一。

等到确知1978年7月仍将会有高考时,所剩的复习准备时间已不多了,高绍衍与所有入围落选的考生一样,决定再战考场。1977年,一大批由于来不及备考却又被大学吸引的青年,也加入了竞争。

Ns。JszhUoEr.CoM

1977年的考生可以同时报考大学和中专,而1978年只能选其一。为了确保有书读,不少有实力的人也退而求之,选报中专,稳打稳扎。1978年,中山被录取的大学生比1977年仅多了2名,只有88人,中专则增加到185人,录取率也是千里挑一。

有了第一年的失败教训,高绍衍再也不敢轻易报全国的重点大学了,1978年这一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刚复办的暨南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学生。

四、高考状元改变命运之路

1977那年国家恢复高考,29岁的田浩存高中毕业已经10年,而且还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就在他对这个消息犹豫不决的时候,姐姐田浩梅专程回到老家,找到田浩存,劝他一定要报名参加高考。田浩存的同事于福存也劝他,“大家都知道你是曹县一中的学习尖子,不报考可惜了!”于是,田浩存终于下定决心报名参加1977年的高考。

真正拿到准考证是在1977年的11月,那时距离高考时间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报名参加考试后,作为当时是菏泽当地一所民办中学当老师的田浩存,白天给孩子们上课,晚上辅导孩子上完晚自习,等所有学生回家后,他才开始在灰暗的煤油灯下埋头苦读。

Ns。JszhUoEr.CoM

田浩存对当年的高考情形依然记忆犹新。“当时考生是两个人一个书桌,考场的秩序非常好,因为大家都知道,参加这场考试的机会来之不易。”田浩存依然记得当年的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目——《难忘的一天》。

1977年那年恢复高考成为了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1977年高考得到恢复

1977年那年恢复高考成为了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1977年高考得到恢复

那场考试田浩存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最终以曹县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取山东大学历史系。10年后,田浩存的大儿子田霖,同样以曹县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学习法律专业,成为“父子校友”。

“如果没有那场考试,我可能还是一名民办学校的教师,正是那一场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回想起40年前的高考记忆,田浩存满心感慨。

1978年的春天,有27.3万名幸运考生怀揣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走进了大学殿堂。他们是不幸的,因为在最好的年经,他们曾经失去了自己的大学梦;而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在29:1的激烈竞争中他们成功地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因为从这里开始他们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了改变,无论以前他们曾是工人、农民、解放军、牧民、无业青年……无论他们以前经历过什么,但是,从这一刻起,他们将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学生。

后来,1977年那年高考走进大学殿堂的那批大学生,日后成为改开后新中国的中流砥柱,“拨乱反正”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让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今,他们大部分人都到了退休的年龄,回想那段往事仍唏嘘感慨不已。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