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看了浙江那篇高考满分作文你更要坚定学好英文的信念,浙江高考英语优秀作文

看了浙江那篇高考满分作文你更要坚定学好英文的信念,浙江高考英语优秀作文

上次给自己挖了个坑,说想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谈谈暑假里引起热议的浙江满分高考作文。

关于作文,大多数人关注的是作文本身。有人说语言晦涩,有人说考生拼命,还有人说阅卷团队不守规矩。这些话题已经被大家打烂嚼烂了,就不多说了。

但是,作为一个“老翻译家”,我深深地意识到,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翻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也深深感受到让我们的下一代学好英语的重要性。

哦?怎么会有这么奇妙的思维?慢慢听我说。

1

那篇完美的作文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语言“晦涩难懂”。但是这种默默无闻的源头在哪里呢?

诚然,哲学作为人类思想的最高境界,其内容从来都是晦涩难懂的,无论任何语言。然而,原本晦涩难懂的哲学语言,在跨越了中西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后,用另一种语言呈现时,变得更加晦涩难懂。这个锅,大概还是要翻译背诵的。

现在东西方交流早已是家常便饭,所以大部分人应该都读过这样或那样的译本。所以大家应该对“翻译腔”比较熟悉。

说实话,作为一个翻译,我很少看纯翻译的作品,因为我实在受不了。虽然有译者水平的问题,但更重要的还是在于英语和汉语各自的特点。

这要从中英文潜在的逻辑差异说起。

首先,我更愿意直接说结论:要想看大量的理性文章和各种专业文章,学好英语真的很重要。这从基本的语言逻辑就可以看出来:英语和很多西文字符的表层逻辑明显强于汉语,这在语法上非常明显。

英语中的主谓宾补非常严格。即使在口语中,有些东西也只能简单省略,不能随意搭配,否则意思就错了。

汉语在这方面相对宽松,这也是为什么汉语口语对于西方人来说其实并不难学的原因。——因为只要把你认识的单词按同样的顺序列出来搭配,内容就能理解。

比如最典型的事实就是我们山东人说倒装句的习惯,这几年被越来越多的同胞所熟知和嘲讽。但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中国人的常规书写习惯。如果记录在纸上看,肯定会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更何况对于很多在西方的外国人来说,他们是有自己语言的逻辑体系支撑的。一旦他们掌握了汉语的基本词汇和句法,他们的讲话就比普通汉语更有条理。

如果你有心,可以仔细听听那些英语口语流利的外国人说的中文。事实上,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使用英语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

但是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外国人学汉语口语很容易。书面语言是另一回事,难度要高几个数量级。)

正因如此,英语在构建语言表层逻辑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当我读一些逻辑内容的时候,明显感觉英文阅读速度比中文快很多。如果你经常看英文文献和报道,应该也有同感。

2

大家都学过英语语法,各种从句和修饰语的复杂关系一定成为很多人的噩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情况下,语言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语法。也就是说,当人们说习惯了,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规则,便于以后进一步统一。

并不是说一开始就由一个人制定这些晦涩难懂的规则,然后让大家统一步调应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中。

换句话说,英语和各种西方语言中的这些复杂的语法,实际上来源于其语言中固有的强逻辑,——主要是表面逻辑。

理解这一点对于学习外语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英语启蒙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先大量输入,再练习语法。但是不要本末倒置。不幸的是,传统的学校英语教学仍然遵循这种错误的逆向学习方法。

正是因为汉语和英语的这种先天差异,我们一直强调学好英语(不仅是英语,还有德语、法语等西方语言,它们的语法难度更大)有助于孩子打开一个新的世界,了解更多的知识。

毕竟英语和汉语是完全不同的语言,所以你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可以掌握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A4A2A4;">3

理解了两种语言的本质差异,再回过头来看那篇满分作文,就更容易理解它跟翻译之间的关系。

那位考生在文中引用了许多哲学的词汇和叙述方法,其实最早都源自西方。而其中最多的也都是以英译中的方式传入中国的。

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传播者自然是翻译。而那些让人一头雾水的词汇和叙述方式,也恰恰是翻译们的“杰作”。

很多人认为文学翻译难度大于商业翻译,其实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也未必全然如此。

在某种程度上,我反而认为文学翻译在看懂原文的基础上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因为中文在文学创造方面博大精深,文字魅力巨大。

而是要翻译表层逻辑结构复杂的商业内容时,反而会碰到很大障碍。譬如,在浏览常规的英文报告和文献时,其实很多人都能看懂里面的文字,但真要把它还原成中文,就变得很困难了。

一方面是由于两种语言采用了截然不同的逻辑结构,另一方面也因为中文在语言逻辑方面存在天生的“缺陷”。

英文里面的各种从句和非谓语动词可以加上无数的修饰成分,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显得凌乱。比如同样在修饰一个名词的时候,既可以直接加上形容词,又可以用从句或者非谓语动词等各种方式来揉捏杂合。这样就显得一个句子采用的修饰方式非常多元化,毫无违和感。

但要把同样多元化的修饰成分还原成中文,就会非常痛苦。

来看下面这个简单的英文句子:

I like the little girl standing over there with a beautiful hat.

这句英文句子成分非常简单,稍微有点英文基础都能看懂。可是要把这句话还原成中文,就会碰到一些困难,因为其中有三个修饰成分同时指向了girl,分别是“小”、“站在那里”、“带着漂亮帽子”。

如何把这样一句简单的话翻译成合格而通顺的中文,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

直译很简单:“我喜欢那个戴着漂亮帽子站在那里的小女孩。”

相信你也能看懂这样一句中文,但心里一定对这样的翻译嗤之以鼻。这其实就是为无数人诟病的翻译腔。

而就这句翻译本身而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把三个修饰成分简单地罗列在一起,只用了“**的**”这样一种句式来简单套用英文的多元化修饰方法。

事实上,想要翻译好这样一句话, 合格的翻译一般会这样处理:

1.脑子里面首先分解出句子的核心元素:一个小女孩,站在那里,她很漂亮,带着帽子,我很喜欢。

nS.JsZhUoER.COM

2.忘掉英文原文,把这几个元素按照你习惯的中文表达来重组。如果是像这句话一样的描写性文字,可以想象一幅画。然后按照你认为合适的中文来重新描写,不要漏掉关键元素即可。

3.思考上下文的语言风格和逻辑,以合适的文风对应你的译文。

由于没有上下文,第三条并不在考虑范围内。你可以试着自己按照前两条来还原一下地道的中文,尝试一下效果如何。

举这个简单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这样一句可以用很分散的词句写出的中文,用英文却依然会遵循很严谨的逻辑和语法,而且并不会看起来有堆叠、拖沓的感觉。可是,如果你在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简单遵循直接修饰的方法,就会显得晦涩难懂。

这还只是人人都能看懂的简单描述性文字。试想,如果是本身就逻辑复杂,概念晦涩的文章,再采用这样的翻译,你如何能够看得进去?如果再掺杂各种生僻概念,那就会立刻让人感觉变成天书。

但事实上,它的英文原文却未必晦涩,反而有可能非常顺畅。

简单总结:英翻中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拆分成短句,而且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逻辑词汇,文学作品尤其如此。

4

可是,换成说理性文章又会怎样呢?如果仍然为了适应中文的表达,而把内容打得太散,往往就会引发歧义,导致语句的逻辑结构凌乱,产生理解困难的情况。

但如果不打散,却又会回到上文说的那种情况。因此,如何拿捏二者之间的平衡,就成为一个优秀译者的重要素质。

反观英文,由于天生有各种各样的表达语句和词汇之间逻辑关系的成分,使得这种叙述更加容易,也更加没有违和感。

中文虽然也有许多类似的逻辑词汇,但是用多了,就很容易让人头脑紧绷——因为我们并不习惯调动这些逻辑词汇。这类词汇偶尔出现会有助于文章理解,但出现多了,就会让人过于频繁地调动中文使用者并不擅长的从属和逻辑关系,产生读不进去的感觉。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拿这几天看的两本书来简单举例。

下面是《阿西莫夫机器人短篇全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其中一页的截图。

看了浙江那篇高考满分作文你更要坚定学好英文的信念,浙江高考英语优秀作文

我读这本书是为了思考如何培养女儿阅读科幻作品的兴趣和切入点,所以从名家短篇入手。

但实话实说,看了两页之后,我真的是很难看下去。总是看两句就会莫名其妙跳出来,很难投入到作品的氛围中。

原因当然很多,我这里稍微“片面地”以一个翻译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情:我在图中随手标出了许多因为翻译处理不够恰当而导致中文读者理解难度加深的地方。

事实上很多内容只要稍加处理,都可以让文字更加通顺,更加地道。还有很多表达逻辑关系的词汇甚至可以直接删除。虽然这些词汇并没有错,但地道的中文在表达这种关系时却并不需要明说。

正规出版物之所以出现这种让人读不进去的内容,原因很复杂,中国翻译行业的许多为人诟病的东西也不是本文讨论的焦点。我只是想用大家更熟悉的翻译作品来阐述一件事情:英文本身在表达上具备先天优势,使其较之于中文注重表层逻辑,所以,译者在转换两种文字的过程中,如果对内容处理不当,就会用不擅长表达表层逻辑的中文去生硬地表达英文逻辑,导致语言生硬。

作为对比,再来看另外一本纯中文书:《呼兰河传》

看了浙江那篇高考满分作文你更要坚定学好英文的信念,浙江高考英语优秀作文

可以看到,文中很少用到各种表达逻辑性和从属性的词汇,更多的是短句的堆叠,甚至许多句子完全没有英文中所谓的主谓宾的概念。

至于其中语句之间的关系,其实都是通过内在逻辑来支撑的,而并没有拘泥于表层的逻辑用词。这也是你为什么阅读纯中文书会感觉行云流水,读翻译作品却经常感觉心里“疙疙瘩瘩”的原因之一。

而中文与英文表达上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英文注重表层逻辑,也就是用各种关系词和关联词来阐述名词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从属关系,而中文则大量省去了这种关系。中文并不是不讲究逻辑,而是把以底层逻辑来代替表层逻辑,以“不言自明”来代替“明确阐述”。

正是二者之间的这种差异,导致不同的文体需要不同程度的处理。从这一点上来说,文学作品其实相对好处理。反而是说理性内容较难处理。

原因在于,说理性文章需要阐述一个道理,就必然绕不过逻辑,而且既然目的是说理,所以就不可能像中文一样,过多地把底层逻辑“隐藏”起来,而是必须要用各种逻辑词进行关联。

而如何在明确阐述这种逻辑关系的同时,又保证中文的阅读习惯,就成为最大的难点。从这一点来讲,翻译实践中有两个极端:

一端是文学,中文发挥余地较大,因为目的多数在于叙事,说清事情是基本要求。“好”的文学翻译会在文字上打上明显的个人烙印,像是译者自己写的一样。这也是老一辈翻译大家往往本身也是作家的原因。但这里的“好”之所以打了引号,是因为我所说的好坏仅仅是从读者阅读的流畅程度来评判,并没有牵扯到是否尊重作者原有文风这个问题。后一个问题更有争议。

另外一端则是法律文件,几乎完全没有发挥空间,因为一字之差都会产生严重后果。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宁可完全牺牲可读性,也绝对不可以在表层逻辑上有半点妥协。而现代的中文法律文件格式和用语,也大都沿袭自西方的这一套模式。你之所以看不懂法律文件,感觉昏昏入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这里。

而我们常见的大多数说理性文章,比如各种论文、报告、畅销书,大都处于二者之间。哲学专注也在二者之间,但更偏向于法律那种晦涩的极端。

5

所以,绕了半天,终于又回来了:那位考生之所以在表达过程中使用的语句会让人有“莫名其妙”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阅读了大量的翻译类哲学书籍,受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翻译腔的影响。

这并不完全是翻译水平的问题。诚然,不同水平的翻译处理同一篇文章时会有不同的效果,但大致上都会受困于原文的逻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说理性越强,越难以跳出。而且,有的时候并不是译者没有跳出原有框架的意愿和能力,而是文体使然,譬如上文提到的法律文件这种极端情况。

看完了两本书的对比,可以再来看一个更简单,更容易理解的实例。

比如,在记叙文的写作中,中文需要减少连词和关系词来减少文字中的表层逻辑关系,否则就会增加阅读障碍,因为对于中文读者来说,这些词会不停地调动你本不擅长的逻辑思维。导致原本可以不遵循任何顺序添加的景色元素,凭空多了一层联系。

好比描述一个场景,中文可以这样写:太阳当空,微风徐徐,大树底下绿草成荫,街道上残雪斑驳,行人熙熙攘攘。

你的脑子里已经有了大致的形象。这是一句纯粹的中文,看起来很顺,没有什么障碍。

但同样的内容,如果用英语来表达,且不加太多调整就直接翻译过来就会变成这个样子:这一天的太阳很毒,城市的空气中吹着微风。远处有一棵大树,树下面有一片绿色的草地。接到从草地中间穿过,街道上有许多行人,草地上面还间或地覆盖着一些残雪。

乍一看,“翻译”似乎没多大问题,也还算地道。但是对比过来就会发现,两段文字写的是同样的内容,后面一段却似乎极力在所有细节之间建立联系,大量使用各种连词或从属性、方位性词汇,让人需要主动去思考各个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

而中文则直接把景色罗列出来,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不言自明”,读者心中有数即可。

6

nS.JsZhUoER.COM

其实,中英文之间的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语句上,在词汇层面同样如此。

对我个人而言,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博弈论”。博弈这个词在中文中是比较高级的,如果是小朋友,肯定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然而,这样一个深奥的理论在英文中原文竟然是“game theory”(游戏理论)。

nS.JsZhUoER.COM

所以,英文给读者设置的门槛显然要比中文低好几个数量级。你可以想象两个场景:一个是英美老师给英美小孩子讲game theory;另一个是中国老师给中国小孩子讲博弈论。

虽然都是简单讲讲,谈不上多么深刻。可是前者显然更容易听懂,因为game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一件毫无门槛的事情。

英文世界里类似的现象多如牛毛,往往都会用极易“望文生义”的低门槛词汇来表达深奥的概念。

比如,财经词汇里面常见的“期货”。如果你完全没有任何背景知识,听到“期货”一定是一头雾水。可是换做英文就很容易理解,因为future的意思是未来,而期货的本质就是锁定“未来”价格。

再类似于“掉期”这种天书一般的词汇,在英文中其实就是swap,这是一个欧美国家幼儿园就会接触到的词汇,非常简单易懂。而贸易对应的trade其实本身就有“交换”的意思,所以几乎不需要解释,就很容易理解这些概念。而对中文世界的人来说,却需要跨过一定的认知门槛才能真正理解。

再比如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来说,你可能从很小的时候第一次接触《论语》,知道孔子,因为前者是一本书,后者是一个人,很具象,很容易理解。

但你一开始未必知道“儒家”,毕竟要理解“儒”这个词,还是要迈过很高的门槛。但后来慢慢耳濡目染,知道了这些东西后,也可以逐渐联系起来。于是,你知道儒家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一派思想。

可你毕竟是一个中国人,想不知道儒家都难。而即便如此,你要给小孩子讲儒家的时候,也是要费一番周折解释一下,而他们却也未必真能听懂。

nS.JsZhUoER.COM

但在英语里面,在没有环境熏陶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大致知道”这类学说的含义呢?

方法就是直接把儒家翻译成“孔子学说”——Confucianism。

因为Confucius就是孔子,Confucianism,字面意思是“孔子主义”,其实就是儒家思想。单刀直入,省去了很多理解的成本。

总结起来,英文比中文更具象,更直接,尤其是介词和动词。你阅读的英文越多,对这一点的理解就越深刻。当然,深奥到一定程度的内容,无论哪种语言都是有门槛的,所以这里所谓的门槛都是相对而言。

你在浙江那篇满分作文里面看到的许多生僻词汇虽然并不全是出自翻译的手笔,但类似的词汇,的确有很多都可以追根溯源到翻译这里。

7

nS.JsZhUoER.COM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你到底为什么学英语?你又为什么非要让下一代学好英语?

考试?太简单。出国?太功利。

开拓眼界,了解世界?似乎有点太假大空。说具体一点,其实就是换一个角度看待世界,因为,英文的思维与中文完全不同。

如果你本身就是西方语系的某个国家的国民,英文固然也可以放开眼界,毕竟世界上绝大多数论著都是英文写成的。但具体到思维的拓展,却并不像中国人那么显著。毕竟两种西方语言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而中文与英文却来自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对中文学习者来说,学习英文不仅是学习语言,更是在开拓思维方式。请注意,我用的是“开拓”。也就是说,中西方思维无所谓谁好谁坏,而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互补。

所以我们希望的是在自己固有的汉语思维基础上,拓展一些英文思维。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二选一。

如果可以直接用英文去阅读原版内容,可以极大地降低很多中文世界中晦涩概念的理解门槛。也更有利于直接以原汁原味的逻辑去体会原作者的意图。对于吸收说理性文字更是有莫大的好处,最功利的莫过于读研之后阅读各种文献的畅快自在。

至于那篇高考满分作文的掉书袋问题,其实每种语言中都有很多掉书袋的问题。看到掉书袋就头疼并不是因为语言问题,而是背景知识匮乏,如果掉的所有书袋你都读过,都了解,就不会有任何理解障碍。

举个简单例子,我们经常引用电影《大话西游》里面的各种台词来开玩笑,八零后九零后的人一说就懂,可是你说给五零后的长辈和一零后的小朋友试试看,多数时候都是一脸懵逼。这并不是认知能力和水平差异,完全在于背景知识不足。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里面有一个核心观点也解释了这种现象。我之前也专门介绍过这本书。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