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高考作文模拟训练」主题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作文题目

「高考作文模拟训练」主题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作文题目

纪录片《中国》:重新认识圣人孔子

江苏省盐城市大港中学的李凤成

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国》是一部直观的中国“通史”。全在全景,影片以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为主线,挖掘春秋以来对当今中国影响最大的人物和故事。这部纪录片从孔子的生平开始。

在人类思想大爆炸的轴心时代,双星照耀中华大地,老子的“道”和孔子的“儒”成为中国思想的原点。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用执着的一生践行着“礼”和“仁”的理念,影响了后世两千年。

双星会3354将影响中国的千年“世纪之会”

春秋时期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轴心时代”。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孔子和老子像希腊的苏格拉底等“三哲”和印度的佛陀等圣贤一样,对人类的历史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孔子与老子的“世纪之会”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影片中,崇尚礼仪的孔子来到东周都城洛阳,找当时掌管国家档案的历史学家老子一起讨论“礼仪”。孔子期望用伦理规范和光明礼仪来拯救社会秩序,老子则主张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虽然观点相差甚远,但道家和儒家两大思想体系,随着孔子和老子的相遇,形成了交流与融合,流淌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血液中,影响后世千百年。

传说孔子在——年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塾。

孔子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塾。在这里,他接受了广泛的弟子,他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走失的狗》——14年环游世界。

很多人不知道,历史上第一次用“丧家之犬”这个词来形容孔子。也是孔子带领弟子环游世界,一路流浪的一个缩影。

在卫国,孔子和他的弟子仅仅过了十个月就匆匆离开了,因为他们在君主面前被说了坏话。在宋国,宋国的司马用砍树的方法伤害孔子和他在大树下学习礼仪的弟子;在郑国,与弟子失散的孔子被形容为“走失的狗”。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公元前489年,孔子一行人因为一场战争,被陈、蔡的御医困在旷野。整整七天,没有食物,没有水,也没有树荫。直到围城的第七天,求援的子贡终于带着兵马回来,解决了七天的围城。

但即使艰辛、挣扎、隐忍、愤懑时常占据这条路,孔子也从未放弃。孔子周游列国14年,终于回到鲁,回到他的杏坛,专心讲学著书。

结论——理想主义者的荣耀

孔子一生遭受了太多的非议和误解。他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甚至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然而,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荣耀。正是他的思想在当时不被理解、不被需要、不被欣赏,才深深影响了后世。这些思想,如同一条永恒的河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生生不息,昼夜不息。

>孔子素材新用

话题一:互补

上新:孔子与老子在思想上互为补充

素材新用:孔子务实。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鼓励个人积极入世,开创功业。如明清时期的乾嘉学派,提倡经世致用,在国家危难之际,儒家学者们通过治学、兴办实业、开办学堂来救亡图存。此乃中华民族与国人务实与坚韧的一面。

老子务虚,提倡无为而治。其学说精华之处不在于其政治思想,而在于其对宇宙洪荒的追问与思索,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抽象思维以及丰富了中国古典哲学体系。两位圣人的思想一虚一实,互为补充。(学生作文片段)

话题二:源泉

上新:仁和礼不过是为我所用

素材新用:了解孔子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是什么样的处境。他所宣扬的仁爱和礼教,有时候被抛在一边,可有时候,又搞得登峰造极。孔子是伟大的,他的经典的论述,是人性,是人伦。有人说:地球上的万物是共生的,是平等的。所有的报应,是因为人类打破了生态平衡,不顾一切地满足人类自己的欲望。所以,人类呼唤人性,呼唤平等。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在呼唤人性。直至今日,他的伦理道德观念仍然不过时。(学生作文《驻足孔子墓前》节选)

话题三:幽默

上新:孔子并不是“板着脸”

素材新用:公元前496年,焦急的子贡四下询问走失了的老师孔丘,这时候有一个郑国人对他说:“东门口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 子贡找到孔子后把这话告诉他。孔子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但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是啊!”这就是孔子,一个浑身上下充满幽默细胞的老头儿,全然不是千百年来端坐在画像中,端坐在中国人意识深处的“大成至圣先师”的形象。在孔子眼里,要想真正不朽,不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所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文化存在,他的王位就永远存在。(学生作文《亲切随和的“大成至圣”》节选)

话题四:硬刚

上新:孔子的勇猛

素材新用:在世人的印象中,孔子总是一派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之风。事实上,他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与齐国的一次会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那时孔子是鲁国的代理相国,会盟之前,齐国的大夫犁鉏向齐君建议说:“孔子担任了代理相国,是鲁国方面的盟约主持人。他知礼但胆怯,大王可在仪式上演奏粗野的民俗之乐,趁乱挟持鲁君,而孔子必不敢有所为,这样我们可提出一些有利于齐国的条件,鲁君身不由己,由不得他不答应。”齐王甚以为妙,便依计而行。鲁君与齐君依礼而见,谦让着登上盟坛,互相敬酒祝福。这时,齐国主管官员过来请示说:“请奏四方之乐。”齐君批准的话音刚落,只见一群武士举着各色羽毛、旗帜和矛戟、弓弩、宝剑等武器,和着节拍,呼喝着拥到盟台之下,混乱的场面使原本庄严静穆的气氛为之突变。鲁君在台上颇感惊讶,大家印象中一贯温良谦恭的孔子展示出他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只见他迈着坚毅的步伐,快步来到台前,登上盟坛,扬起衣袖,义正辞严地大声喝道:“两国君主在这里友

好相聚,为什么要弄这些夷狄的粗野乐舞,请有关人员迅速处置。”孔子言之凿凿,掷地有声,一下子镇住了场面。齐君原本以为孔子怯懦易欺,结果自曝野陋,孔子真是深不可测的圣人。(学生作文《孔子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节选)

话题五:偏向河南

上新:周游列国新解

素材新用: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儿,那么,孔子周游列国,在现代是一个什么水平呢?

如果把孔子的足迹用线路在地图上标出,人们可以形象地看到一个省的轮廓,那就是河南省。可见,孔子周游列国,基本上就是从山东出发,然后在河南转了一圈。用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并非是想象中的出国游,而是河南省内游。那么,孔子为何偏偏要去河南呢?

那是由于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河南古称中原,在孔子眼里,这里就是天下的中心,再加上河南一带多为小国,没有秦晋等霸权大国,更适合推广孔子“仁”的思想。孔子可谓“明智”矣!(学生作文《原来孔子还有另外一面,有趣的老师,有意思的学生》节选)

——————————

#高考 #高中作文 #作文 #下水文 #议论文 #押题

「高考作文模拟训练」主题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作文题目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