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超实用这些高考报志愿的方法你一定要知道,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教你六个方法

来源:中国教育报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最近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的头等大事。

做志愿者需要做哪些准备?

如何科学填报志愿?

选专业还是选学校?

再来看——。

我们来了解一下异地志愿的时间。

超实用这些高考报志愿的方法你一定要知道,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教你六个方法

超实用这些高考报志愿的方法你一定要知道,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教你六个方法

自愿填写报告。考生应该做哪些准备?

第一步是熟悉政策。家长要对本省的高考政策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知道哪些政策很重要,哪些政策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重要的政策当年有没有变化。比如常识,动态,宣传,政策.比如考生家长至少要知道他们省有几个批次的志愿。每批需要填几个志愿学校,可以报几个专业等。

第二步是收集信息。而信息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有: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各地考试院和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高考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

第三步,精准定位。定位是志愿服务中最重要的一步。众所周知,高考录取时,一定范围的学生根据其填报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名。从高到低,排名越高,被录取的几率越大。在志愿填报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进行定位,看看自己在班级、学校、区县乃至整个省市的位置。

第四步:知己知彼。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做好自我定位和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过程,除了政策法规,就是了解各个招生机构的基本情况。比如招生章程、招生计划、提高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术特长、往年在省内就业、升学等情况。

第五步:初选志愿。“初选志愿”就是结合自己的成绩确定目标院校。完成第三、第四步的考生和家长,高考志愿填报要有方向。这时,考生可以大致指定一些在本省有招生计划的院校,仔细阅读招生章程,在院校之间比较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线等数据,选择与自己兴趣、分数线、批次相匹配的院校。

第六步:模拟并填写报告。“模拟填报”就是完全按照省市的志愿设置来呈现考生的高考志愿稿,做一次真实的模拟。高考志愿全部网上填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不补。每年志愿填报都会出现很多操作失误、密码丢失等问题。另外,网络系统比较忙,难免手忙脚乱,所以提前准备模拟。

“一冲、一稳、一保”

浙江衢州一中职业规划中心副主任王建议,在等待分数线的同时,考生和家长可以先了解一下规则,仔细分析一下往届考生所在院校和专业的录取信息,了解一下大学的办学历史、优势学科等实际情况。通过结合近三年尤其是2021年的招生和专业录取的数据。志愿填报时,王建议采取“冲、稳、保”的策略。例如,对于80平行志愿,一般推荐“20,40,20”或“30,30,20”。“冲、稳、保”所跨越的具体范围,取决于考生水平和选考科目的综合考虑。关键是要有相关的梯度。

张应考,辛集中学副校长

高水平考生,多冲。我们在国家985、211、双一流大学投入很大,办学条件很好。大学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可以看不起专业。录取后可以申请转专业。C9院校、985、211、双一流院校和少数普通院校的C-或以上专业,只要不是特别反感都可以报。

高年级考生相对均衡。成绩高的同学可以选择省重点大学的专业,然后通过考研可以换学校。但是,改变专业方向是需要代价的。

总分专业优先。普通高校在实力和声望上差别不大。考虑到考研方便,就业容易,选择优势专业更重要。

选专业,兴趣还是就业前景?

很多刚高考完的同学,对自己的自知之明和专业知识都不是很清楚,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还是会感到无力和随意。很多人说“专业是随便选的,但是不太懂”。一定程度上存在“一时盲目志愿,苦读四五年”的悲剧局面。

本科专业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一批“冷门”和“小众”的大学学科逐渐走进考生和家长的视野。无论是针对小众专业的文物修复、宝石鉴定、酿酒,还是针对原有冷门专业的精细化工、生态学、语言学,都开始呈现“冷门专业不再冷门,小众专业受追捧”的趋势。

但无论是传统热门专业还是新兴热门专业,还是要综合衡量,谨慎填报,防范可能出现的“资源过剩”、“就业冷门”等问题。

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是特色专业,专业实力如何,是否有硕士、博士学位,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占据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如何。

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

把志愿决定权还给孩子

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问题上充分表露。有些父母还固执得有些过分,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父母关心孩子的未来发展,并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父母毕竟阅历丰富,有社会经验,把该说的话都说到了,也完全应该。但是应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

来源 | 综合自光明社教育家、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

责任编辑|赵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