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红楼梦》进作文恢复高考45年作文命题这样变,改写红楼梦作文

《红楼梦》进作文恢复高考45年作文命题这样变,改写红楼梦作文

2022年6月7日,2022年全国高考第一天,北京市朝阳区陈经纶中学考点外,考生等待入场。(视觉中国/图)

2022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

恢复高考45年以来,语文考试的压轴题——一直是高考的焦点。

NS.jSzhuOER.COm

“高考本身就是最后一堂语文课。”北师大二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何洁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评价说,“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更强调真实。”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几位长期研究作文命题的专家学者,分析了近年来作文命题的特点和趋势,观察了中国教育的一些变化。其中不乏参与过高考作文命题和阅卷的专家,他们也透露了高分作文的重要评判标准是更加注重创意。

名著“进作文”

《红楼梦》进作文恢复高考45年作文命题这样变,改写红楼梦作文

(资料图/图)

NS.jSzhuOER.COm

2022年高考7套语文试卷中,高考最热门的作文题目是全国第一卷。以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关于亭子牌匾题目的选段为素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学院教授罗多次参与高考作文的命题和阅卷工作。他分析说,选材本身就和写作有关,名著成为高考的考查内容是相当普遍的。但是名著《入行作文》还是比较新颖的,以后可能会成为一种潮流。

很多高中语文老师都有同样的判断。何洁说,《红楼梦》是新编教材中设计的“整本书阅读与讨论”的必读书目。征文旨在测试学生的基础阅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019年9月,开始使用教育部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最大的亮点和难点是“整本书阅读与讨论”。国家指甲锉刀是教育部订的。

其实,在中国教育的轨迹中,可以追溯到“读全书”的概念。1941年,《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年中期,教育家叶圣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以整本书为主体,单个短章为辅。”

叶圣陶之所以在不同的文章中反复强调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是因为他认为学习语文的目的是“培养母语的读写能力,即发展读写能力”。

然而,十年修订一次的新课标,也就是最近出版的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再次强调了“阅读全书”。不仅纳入了核心素养的总体目标,而且比以前有了更大的空间。也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自己读过的书。

然而,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余党旭指出了一个现实,“阅读整本书”实际上面临着许多困难,对许多领域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NS.jSzhuOER.COm

罗认为,这次有了《红楼梦》命题,读过《红楼梦》的同学当然可以写得很好,只是没读过而已。这个提议仍然给他们的组成留有余地。然而,这是一个信号。以后的作文命题会更加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也体现在另一份试卷的作文命题上。新高考1卷,作文命题主要围绕“原手、巧手、俗手”三个围棋术语展开讨论。在罗看来,这三个概念呈现出阶梯结构,既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想象力,也能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更重要的是,象棋、书法、绘画都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象棋蕴含着智慧和哲理。这个命题更接近汉语的特点。”罗董卿萨

以北京为例,阅卷团队分工不同。首先,一组专家花上几天时间,在所有的作文中,根据评分标准,选取一定比例的样本作文进行分类。比如分为一、二、三类,每类的级别又分为上、中、下三级。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有争议的条款,所以哪一类应该由评审组和审核组来决定。

参加过评卷的老师都深有感触,各地的评卷老师在评卷前都要“上岗培训”,无一例外。对于范文考试分数,打出来的分数应该和专家的相差不大。

另外,在第三方质量监控组,实时看到一篇作文的两位老师的分数,会在一定的差值范围内取平均值,如果差值过大,会由第三方进行评估。

满分作文和高分作文没有比例关系。“有,没有,没有.实事求是。”一位曾经参与阅卷的老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般来说,作文阅卷标准是由阅卷组研究制定的,命题组会对阅卷标准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阅卷组对其进行细化,并举例说明“这样写可以达到一定的标准”。这种分级机制可以互相制约,维护公平。

罗说,不得不承认作文很有个性,这也决定了无论是命题还是阅卷都可能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在阅卷的时候,也会发现阅卷标准比较空洞,很难把握。因此,他认为学生在作文中把握题目的标准更为重要。“什么样的文章是中肯的,如何在问题的意义下展开更重要。”罗对说,“作文考查思想。如果你能得满分,你必须写作。

中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思想。”

专家们表示,近些年来,根据阅卷保密规定,满分作文已经不再公开。余党绪说:“不敢放出来是因为大家都在挑刺,其实我们应该对满分作文达成一个共识——满分作文不等于完美无缺的文章,但它必然在某一方面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比如有创造性、思辨性。”

何杰认为,近些年尤其今年,高考作文命题从出题上杜绝了“套路化、死读书”式作文。以往有些作文的文风被诟病,原因就在于词藻华丽,却词不达意。语言看似华美,但对生活没有实际思考。堆砌论述成了“古人聚会、死人开会”。

“语文绝不仅仅是文学课,语文教育要对当代,对现实有更深入的思考。”何杰反复强调。

45年命题变化

NS.jSzhuOER.COm

2022年是恢复高考45周年。回溯过去45年,作文命题的变化也体现出语文教育的变化。

余党绪认为,作文命题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高考作文命题以政策响应为主。这在高考恢复的第一年1977年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上海卷“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记先进人物的二三事”,表现出对现实政策的直接关注。从思维与表达的角度看,个体的发挥空间比较小。

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文命题主要围绕道德阐释。典型如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质”或“战胜脆弱”等。“从写作实际看,考生多表现个体的体会、认知与理解,写作形态上往往引经据典,低劣的则流于光荣事迹、历史典故与古典诗词的堆砌。”余党绪说。

到2000年后,近十余年间,出现了抽象思辨的命题。但可能往往在拿哲学范畴的两个概念在辩,也容易陷于套路。在余党绪看来,政策响应、道德阐释与抽象思辨三类命题,共性在于缺乏具体而真实的问题。

2015年之后,高考命题进入了又一个新阶段。探讨具体的问题,强调考察思辨能力。“命题能刺激教学,形成反作用力。”余党绪说,命题开始思考现实具体的问题了,语文教育也会更注重现实。

NS.jSzhuOER.COm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董小玉从另一维度做了解释,历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型主要有标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种基本形式。

标题作文明确了作文的唯一标题,话题作文明确了作文的主题。相对于材料作文,标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对于考生的思维拘囿更大。

2015年首次出现了“新材料题型”,也即“任务驱动型”。以材料营造语言情境,引发考生思考,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写作。材料作文形式的材料凝练丰富,或是历史故事、人物评说,或是名著摘录、名言谚语,或是人生思索、哲学感悟,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切入,为考生提供了开放思考和个性理解的空间。

董小玉认为,近年来作文命题考查要点主要为文化理解、文化传承。这种命题趋势的变化,反映出语文教育从关注“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到关注“语文核心素养”的变迁。

“语文的命题趋势是让语文教育更语文了。不要把语文变成风花雪月的字词句段,回归教材,引导读书,回到语言文字的根本。”何杰说。

南方周末记者 贺佳雯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