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2023高考一轮复习·高考文化常识专项训练一,2021届高考精准备考原创模拟卷一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23高考一轮复习·高考文化常识专项训练一,2021届高考精准备考原创模拟卷一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1.(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中毕业生4月调查考试)《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

以下对文中部分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3分) ()

A.封印,封印王座。古时候,朝臣写信防泄漏,用皂袋密封,所以称之为。

B.枢机主教,枢密院的首脑。宋朝时,枢密使由文官任命,权力与宰相相同。

C.宋初设立的官方机构----莫馆所。是隶属于吏部的文官机构,负责京朝武官的考试。

D.三个朝代,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统称。最早见于《论语卫灵公》。

2.(山东省2022高三第二轮复习联考(二))《通鉴纪事本末》

以下对文中部分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3分) ()

A.圣旨,皇帝的命令文件叫圣旨。汉朝以后,凡是有大政、大典、宣布臣民的人,一般都叫信。诏令也叫诏令、诏令、诏令。

B.羯族,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后赵政权,是匈奴贵族的奴隶军,北方游牧民族。匈奴造反,桀人强大起来,成为北方游牧政权之一。

C.金,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和东晋。西晋是大一统王朝,东晋属于六朝。陶侃属于西晋。

D.假日、杰夫的假日和节日。是皇帝把节日借给了执行临时任务威慑一方的臣子。黄金假日祭平时无权处理人,战时却能斩杀犯军令者。

3.(山西省太原市三年级2号模型,2022) 《新五代史列传十九》

以下对文中部分词语的解释不正确(3分) ()

A.世宗,寺名,中国古代君主死后供奉在寺中时给的名字。

B.文学,一般指的是儒家经典或儒家思想,往往包含着写作方面的才能。

C.僭取,虚妄,作乱。傲慢是指错误地使用名称、用具等。在较低的位置。

D.玉制兵器,指世宗赐给王普亲属的礼物。

4.(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考模拟试题)选自《晋书•吾彦传》。

以下对文中部分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3分) ()

A.棍节,意为举行柯节。在古代,皇帝根据Xi节授予将军军事权力或派遣特使。

B.陛下,这是对国王的尊称。追击,皇宫的台阶。陛下,原本指站在台阶脚下的侍者。

C.孝廉,汉武帝建立的朝廷通过考试选拔任用优秀人才为官的制度。

D.共青是“三公九公”的简称。“公”是爵位的头,“卿”是指高级官员或爵位。

5.(广东省韶关市三年级2号模型,2022) 《通鉴纪事本末武韦之祸》

以下对文中部分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3分) ()

an style="font-size: 15px;">A.中书舍人,官职名,唐朝时为中书省的属官,诏书、敕书皆由其依皇帝旨意草拟。

B.幽州,古代行政区划,辖境包括今北京市全区、天津市部分区域及河北部分区域。

C.笏,古代臣子朝见君王时所执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D.先朝,一指前朝,多称上一个朝代;另指先帝,在位帝王已死的父亲。文中指前朝。

6.(河北省唐山市2022届高三二模考试) 《宋史纪事本末·卷一百三十郝经之留》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表,文中是给皇帝上奏章。和道教法事中常见的“上表”“进表”意思不同。

B.山东,文中指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广大黄河流域地区,战国开始有山东的称呼。

C.干戈,“干”为防具,“戈”为攻具,“干戈”兵器的通称,后来引申为战争。

D.陛下,对帝王的尊称。“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指台阶下的侍者。

7.(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五区县高三年级联考(二)) 《资治通鉴·汉纪》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少年,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称介于童年与青年之间年纪的人。

B. 麾下,原意为将帅部下,后来用于对将帅的尊称,文中表示对将帅的尊称。

C. 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的人物,或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文中指前者。

D. 斋戒,古代祭祀时,由主祭人先数日沐浴、穿洁净衣服、独居素食戒酒等。

8.(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三)) 《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京兆: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谓称。

B.昭烈:三国时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谥号,刘备曾三次到南阳郡隆中请诸葛亮出山。

C.文公: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在位文治武功卓著,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D.丞相:又称相、相邦、相国,古代官名,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9.(2022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 《续资治通鉴·宋纪》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元节,指农历正月十五,因古人称正月为元月,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

B.主席,有主持筵席的意思,也用来称呼主持筵席者,文中狄青曾令孙沔主持第二夜的宴会。关注微信公众号: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

C.三鼓,又称三更,古人记录夜晚时段的专用词,相当于现在夜里二十三时到次日凌晨一时。

D.开封,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曾经作为北宋王朝的都城,有汴梁、汴京、东京、临安等别称。

10.(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 节选自王夫之®《宋论》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嗣立,继承君位,古代继承君位多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B.授钺,古代大将出征,君主授以斧钺,与“持节”相同,表示授以兵权。

C.嚆矢,响箭,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文中用来比喻事物的开端。

D.金缯,黄金和丝织品,文中指北宋向西夏请和缴纳的金银财物。

11.(广州2022高考二模) 《资治通鉴·唐纪》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山人,一般指隐居山中的士人,也可指山野之人或山里之人,文中指后者。

B.中书,文中指中书省,中国古代中枢官署名,是封建政权执政的中枢部门。

C.墨敕,亦作“墨勅”,是皇帝亲笔书写、不经外廷盖印而直接下达的命令。

D.朝集使,是唐朝时每年各道派往京城朝觐皇帝并报告政务、财务情况的官员。

12.(湖南省衡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 《资治通鉴·齐纪六》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诏策,此处指诏书,是指封建时代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有时诏策还指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制度,即由皇帝亲自在殿廷主持考试,录取人才。

B.累迁,多次升官,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考核标准来一步步提升品级,如果是越级升迁,则称为“超迁”,古代表达职位升迁的词语还有进、起、拔擢等。

C.六宫,古代皇后的寝宫,包括正寝一,燕寝五,合称六宫。也用来称后妃所居之处或泛指后妃。文中此处指的就是魏高祖的皇后及妃嫔等后宫人员。

D.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称“悬车”。有时年老请辞也说成“乞骸骨”,意为请求让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度晚年。

13.(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模拟测试(二)) 《通鉴纪事本未·西域归附》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檄书,也称檄文,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可用作晓谕或声讨。

B.承制,古代传承制度,即皇帝或王侯按照血统关系来传承名号、爵位及财产等。

C.都护,含有“总监护”之意,官名,西汉时期设置的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

D.假司马,旧时官名的“假”字有辅佐、代理之意,假司马即副司马或代理司马。

14.(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二模)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二》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伺察,古代有侦视、观察之意,也有观测之意。文中意思是侦视。

B.爪士,爪牙之士,指卫士或禁卫军将上,文中意思指戍边将士。

C.行在,古代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则泛指帝王巡幸所居之地。

D.检校:晋时为职官名,隋唐时其官位高于正官,属非正式官衔。

15.(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二模) 《台湾通史·施琅列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泛指中原地区,与“莅中国而抚四夷”和“李凭中国弹箜篌”之意相同。

B.提督,武官名,此处为清代提督军务总兵官的简称,沿江海地区常设水师提督。

C.日中,又称日正、中午,指11时至13时之间,也就是十二时辰中的“午时”。

D.御袍,指古代皇帝所穿的锦袍。“赐御袍”是皇帝对臣子昭示恩宠的一种手段。

16.(2022届安徽省高考冲刺卷(二)) 《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亲,合纵相亲。战国时期,山东六国为了共同抵抗秦国而合纵结为联盟。

B.箕帚之妾,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妾,常用以谦称自己妻子,文中是张仪谦称秦女。

C.庶长,指妾所生之长子,也可指春秋时秦国官职,掌军政大权,相当于卿。

D.请平,指战败投降。文中指在遭到多国进攻后,楚国退兵,向秦国投降。

17.(山东省枣庄市2022届高三二模) 《国语·越语下》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五湖",一般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五湖",文中特指太湖。

B."大夫",古代官阶名称,大夫分为上、中、下三阶,后成为对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C."不穀",古代帝王自称的谦词;"孤"朕""寡人"等也是古代帝王自称的谦辞。

D."四封",四面疆界,四境之内。"封"的意义和"又欲肆其西封"中的"封"相近似。

18.(辽宁省丹东市2022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一)) 《通鉴纪事本末》第二十八卷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古代指我国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所建立的政权:在文中可视为特指唐朝,中国人则指唐朝人。

B.突厥,是古代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同匈奴、鲜卑等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游牧民族。

C.吏部,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之一,主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俸饷等;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

D.癸酉,文中指“癸酉日”,采用的是干支纪日法。古人将天干与地支按固定顺序组合,既可纪日,也可纪年、纪月。

19.(广东省湛江市2022年普通高考测试(二))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胡,文中指“匈奴”。因胡地在北,越地在南,胡越可指北方和南方的各民族。

B.什二三,意为“十之二三”。什,指由十个单位合成的一组。

C.械系,用刑具把犯人锁起来。械,这里指枷锁和镣铐之类的刑具。

D.侯,古爵位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仲、男五等爵位。

20.(2022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三模) 《通鉴纪事本末·卷九》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尊号,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也叫徽号,尊号可以在生前使用。

B. 掾,原为佐助之意,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通称,文中是指官署属员。

C. 家客,即门客。是指古代有身份和地位的人收养的有学问有技能的人。

D. 宗族,由同一血统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族群,或指有相同宗教信仰的群体。

21.(河南省2022届高三4月联合考试) 《资治通鉴·唐纪十二》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都督,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都督官职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

B.敕书,皇帝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的文书。敕最早是由西汉的戒书发展而来的。

C.京兆,西安的古称,周朝王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谓称,后用以指称京都(国都)。

D.稽首,古代跪拜礼,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九拜中的一种,常为祭天地所用。

22.(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宋史·晏敦复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度牒,国家给僧尼正式颁发的证明性文件,凭此可以明确其出家人的身份。

B.中旨,通常指皇帝诏谕,本文中指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

C.台谏,台官与谏官的合称,唐宋时常常指的是专司纠弹、职掌建言的官员。

D.姜桂之性,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姜,生姜,性辣;桂,桂花,芳香。

23.(2022年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 《明史纪事本末·六十二》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倭,我国古代对日本人及其国家的称呼。元末到明中叶多次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海盗,称为倭寇。

B.经略,官名。唐太宗在边州置经略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

C.兵部,与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并称六部,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饷、车令等。

D.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传递军情一般都写在“檄”上,如果在其上插雉羽,则表示万分危急。关注微信公众号: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

24.(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二模) 《贞观政要》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俸禄,朝廷给予各级官吏的薪酬。形式主要有实物、粮食、钱币等。

B.治书侍御史,唐初为御史大夫的副职,管理赋税、俸饷等财政事宜。

C.还第,即回家。古代往往指官吏因辞职或被解职而返回自己的私宅。

D.帷幄,指室内悬挂的帐幕,常代指天子的近侧或将帅的幕府、军帐。

25.(2022年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 《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洛阳,位于洛水之南,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东周、东汉和西晋均建都于此。

B.周公,西周初期大政治家。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姓姬名且,也称叔且。

C.天府,指土地肥沃物严富饶形势险要的地方。后来天府之国专指四川。

D.赐姓,分赐国姓、赐他姓、赐恶姓几类,文中指以国姓赐予功臣以示褒宠。

26.(湖南省十六校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尚书·虞书·皋陶谟》《史记·五帝本纪》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五典,就是“三纲五常”中的“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B.谟,意为谋划。谟是《尚书》六种文体(典、谟、训、制、誓、命)之一。

C.三年丧,是臣为君的三年丧期,对臣的服饰、言语、饮食等方面要求严格。

D.大理,是古代官名,主管天下刑罚狱讼,相当于今天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27.(山西省晋中市2022年3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示恭敬之意。书信中用为对平辈或朋友的敬语。

B.西域,汉朝以后,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专指葱岭以东。

C.戊子,是干支之一,顺序为第25个,文中用来纪日。古代干支可以纪年、纪月,也可以纪日。

D.畿内,畿,本义指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后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畿内就是指京城管辖的地区。

28.(衡水市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胡,文中指“匈奴”。因胡地在北,越地在南,胡越可指北方和南方的各民族。

B.什二三,意为“十之二三”。什,指由十个单位合成的一组。

C.械系,用刑具把犯人锁起来。械,这里指枷锁和镣铐之类的刑具。

D.侯,古爵位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仲、男五等爵位。

29.(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 《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鸿胪,朝廷掌管礼宾事务之官,掌管事务有如掌管诸侯及藩属国事务等。

B.国,是王或侯的封地、食邑。范仲淹“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国”即此义。

C.血食,古代用牲畜的血来祭祀,故名。此处指不能让汉朝的宗庙祭祀断绝。

D.纪事本末,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史书体例。

30.(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4月联合质量测评) 《旧(新)五代史·赵凤传》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黥,又名为墨黥,是一种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文中指防止士兵逃跑的措施。

B.皇后,又称椒房、坤极、梓童,是皇帝的正妻,统摄六宫,母仪天下,地位极显赫。

C.太保,古代三公之一,职位次于太傅;亦指辅导太子的太子太保,与太尉共掌兵权。

D.蓍筮,指古人用筮草占卜吉凶以便趋利而避害,如《氓》中“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参考答案:

1.C (磨勘院不是隶属吏部的铨选机构,而且不负责武官考核。)

2.C(陶侃属于东晋时期。)

3.D(玉钺是对短兵相接时近身搏杀武器石钺的玉礼化,象征王权)

4.C.“通过考试”错。孝廉,并非是通过考试来选拔的,而是由地方长官推荐而来。

5.D(“先朝”在文中应指“先帝”)

6.B (文中“山东”指的是太行山以东地区,和战国时不同。)

7.B(“原意为将帅部下,后来用于对将帅的尊称”错,旧时对将帅的尊称。也称将帅的部下。)

8.D解析秦惠文王在公元前334年设置相邦。自秦武王开始,设左丞相、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秦统一以后继续保留左、右丞相,秦二世又增设中丞相。汉承秦制,设置相国,同时丞相依然是相国的副手。汉初各王国拟制中央,也在其封国中各设相国。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9.D(临安是杭州的别称。)

10.B(“与‘持节’相同”错)

11.A(文中指前者,即“隐居山中的士人”。)

12.B 解析“起”即“起复”,指原已去职的官员被重新起用。

13.B承制,谓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

14.B(结合“天子爪士,而籓校辱之!”可知此处“爪士”为“卫士或禁卫军”,而非“戍边将士”)

15.A(“李凭中国弹箜篌”的“中国”即国中,指在国都长安城里。)

16.D(“请平,指战败投降”。请平,指战败投降)

17.C(“朕”是自称词,不是谦词;士死曰“不禄”,不是古代帝王的谦称。)

18.C(“俸饷”非吏部掌管,由户部掌管。)

19.D(应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0.D解析“或指有相同宗教信仰的群体”错误,宗族没有这种意思。故选D。

21.D 解析“九拜中的一种,常为祭天地所用”错误,“稽首是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

22.D(“姜,生姜,性辣;桂,桂花,芳香”错。姜一般是老的辣,桂树越久,散发的味道也非常香。)

23.C(军饷为户部管辖范围。)

24.B(“管理赋税、俸饷等财政事宜”错。协助侍御史掌奏事、判台事。)

25..A解析“位于洛水之南”不对,应为“位于洛水之北”。古代地理上以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

26.B(《尚书》六种文体分别是:典、谟、训、诰、誓、命)

27..A(“平辈”错,应该是“尊长”。)

28.D解析应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9.B (去国,是离开京城的意思。)

30.C(“与太尉共掌兵权”错。)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