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2017年高考考纲修订语文变化大名师教您怎么应对,高考语文语言得体修改题及答案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除英语外的8科考试内容有所调整。(点击此处查看)

“大纲的调整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数万考生的生命发展。”庐山国际实验学校三年级组长叶秀刚说,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和高校选拔人才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它涉及评估目标、知识范围和考试形式等。是备考和评价试题的基础。这很重要。

在高考改革政策下,数学、语文等科目变化很大,尤其是语文的改革让人看不懂!大家都很迷茫!别急,教育君为大家解读2017高考语文改革。距离2017年高考只有7个多月了,

高三学生应该怎么考?

老师们有什么合理的建议?

看不懂各种备考策略?

别担心,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拥有自己想要的!

这一期,我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语文备考的建议。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大纲修订的具体内容:

语言和文学

修订内容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了考试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必考内容。

在“阅读古诗词”部分增加“了解和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考试内容。

能力目标设计以学科为导向,着重考察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能力、评价能力等。

适度增加阅读量,考察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所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考试大纲解读:

1.能力目标设计以学科为导向,着重考察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能力、评价能力等。

解读及备考策略:如《托物言志》诗赏析要领如下:

(1)分析所吟诵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征、内在魅力和性格。

(2)联系作者自身经历和社会环境,体会作者的感受和心声。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2.适当增加阅读量,考察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所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解读与策略:今后高考语文试题必然会从新闻、科普、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材料中选取更加生动的事例,意在引导考生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考生在备考2017年高考时,一定要增强“时事语言”意识,及时阅读新闻和报纸,保持对社会现实的敏感。

3.把“文学文本阅读”和“实用文本阅读”作为必修内容。

备考解读与策略:如何备考?比如针对“实用文本读字”,在分析人物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1)分析人物,知人论世,关注人物背景。

(2)分析人物可以抓住描写和评价人物的词语。

(3)一般用双音节词来概括人物的特点。

例如,针对“阅读和采访语篇文本”,内容要点归纳如下:

(1)总结内容要点要遵循“问题来源于课文,答案来源于课文”的要求,尽量用原文中的关键词来总结答案要点。

(2)总结内容要点一定要分段回答,使答案的要点突出、有序。

4.在o部分增加“了解和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考试内容

古诗词怎么备考?

古诗词的阅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确实失分不少。此次改革中,在“古诗词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和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考试内容。

第一,就诗歌而言,尤其是诗词歌赋,需要了解诗人的语言。对于诗歌的基础知识,尤其是词语,诗人是如何构造的,有几个重点可以关注。读诗,首先要看题目。只是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个题目在考场上的重要性。

不管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还是古诗词,题目对于指导我们都特别重要。有时它告诉我们写作的内容,有时它告诉我们作者尤其是诗人的目的和意图,有时它告诉我们诗歌的对象是写给什么人的信息,将以什么身份和角度来写。这将有助于学生在紧张的考场上又快又好地理解诗歌。

第二,注意形象。因为中国古代人表达感情比较含蓄,一般不会直接表达感情。诗人会借助周围的人、动物、自然现象来传达自己的感情,这些都可以承载作者的思想感情。很多同学只是不理解这个意象所表达的一些情绪,所以不会把握住诗的整个情绪。

我们应该记住一些常见的图像。比如柳树代表告别,桑树代表故乡,杜鹃代表。

表一种哀愁,红豆代表相思类似于这样的。当然了我们所做的一些题和高考中出现的诗歌和词,未必会大量出现常见意象,但是反过来说,我们最基本的不知晓,那可能对于诗歌的其他方面解读就不是特别灵光。

第三,注意诗的注释。在试卷上出现每一个信息,都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对于同学们没有干扰的一些信息点是不会出现注释的,出现注释信息点就是出题人让学生去看借助它去理解诗和词。

第四,把握诗歌的整体。做到把每一个句和句之间的关系找出来。把一首诗翻译成一幅画面,用一段完整的散文或者记叙的文字把诗歌翻译,这也是我们能不能读诗歌的一个关键。

2017年高考考纲修订语文变化大名师教您怎么应对,高考语文语言得体修改题及答案

长阅读如何备考?

阅读: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应当主要指阅读和表达两大方面的能力。阅读论说类文本的概况、提炼等抽象思维能力,阅读实用类文本的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阅读文学类文本的鉴赏评价能力。表达能力通过主观题及作文来考查。人文素养至今并未有权威的定义,对于中学生来说,主要指的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的积淀。

论说类的文本,在内容上没有像散文那样有深层含义和更深刻的东西在当中,更多的只是在诠释一种观点,告诉传达给我们一定的信息,这种信息主要从字面上都告诉我们了。

在备考阅读这种文章当中了解这个东西的特点。对于论说类文本我们重点抓什么?重点抓论点,重点抓关键句,观点句、中心句、总领句、总结句。对于其他的内容其他的句子,更多的是对这些句子进行阐述、解说和说明,那些东西不是文章的重点,所以说对于这类文章,第一要了解这类文章的特点,学会抓关键句。

第二,要做好限时训练。 建议大家这个题分值是多少分,我们就花多少时间去做。比如我们长文本高考25分,建议大家就要在25分钟左右的时间要把它做完而不能花太长的时间。提高做题准确率,节省做题时间,提高作题效率。

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作为必考内容,一是为了“全面考查语文能力”;二是为了在试卷中加大阅读量,引导中学教学培养考生快速阅读能力,以及培养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以往的选考模式弊端早已凸显,遭到抛弃是必然。

2017年高考考纲修订语文变化大名师教您怎么应对,高考语文语言得体修改题及答案

作文如何备考?

第一,要求越来越具体了。

原来的高考作文更多可能趋向于对于单纯材料的思考、辨析,点会非常多,学生们可以从材料当中去感悟自己能够擅长写的一个点去来展现文章,但从今年的这个点能看到要求很多。

第二,现在高考对于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一点提升的非常多。2017年高考当中——根据漫画材料写一篇文章。

2017年高考考纲修订语文变化大名师教您怎么应对,高考语文语言得体修改题及答案

有的同学总说限制我们的思维,限制我们的想法。现在给你一个广阔的舞台,同学们就可以尽情地去展现了,展现对我们的生活有所认知和思考。

第三,一定要结合我们的生活,结合我们所处的时代的主题,我们不能偏离这样的主题,不能逃离我们的生活,不能够无病呻吟。

其实无论什么科目,我们都应该关注考试大纲,根据考试要求复习,才能更加有效提分。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一层的理解高考改革的内容,10月19日,湖南教育新闻网邀请了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南雅中学、周南梅溪湖中学的老师们,一起来帮大家解析。

看看老师们的备考建议:

南雅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潘泽军认为,新修订的大纲,卷面阅读量更大。阅读由四个文本增加到五个,分别是:论述类文本、文言文文本、古代诗词文本、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尽管大阅读的题量会有调整,但是增加一个1700字左右的阅读文本,需要阅读和消化的时间。新修订的大纲难度相应有所增加。阅读量更大本身就增加了考试难度;另外,古诗文这块增加“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考查也增加了备考的难度,这个知识点从2015年全国课标卷就已经开始考查了,感觉文言文阅读的得分率在下降。

语文科目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选考变为必考,其意图就是回归语文的人文性功能,注重对人的人文情怀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多年的选考本来是充满人文关怀,让考生根据个性有更多的选择性,但是让设计者始料未及的是学生选择的“一边倒”。由于实用类(指人物传记)比较“实”,容易理解,好操作,所以教师的复习轻“文”重“实”,学生干脆放弃文学类文本的复习,专攻人物传记。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佘志斌指出,2017年语文学科不是增加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而是把以前的二选一变为必做,也就是说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道阅读题。其意图有二:

一是纠偏,前几年的选做题,每一年的情况大体相似,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同学都选实用类文本,有些学生甚至有些学校专其一点,完全放弃文学类文本,这种应试现象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

二是语文学科也要拉开档次,长期以来,语文地位不高,在各个学校都不受重视,其中一个现实的原因,就是高考语文分数差距不大,增加考题,让语文素质好的同学在学科中也能展示优势,当然也有人担心,题目增多做不完,我觉得高考本来就是选拔考试,跟其他学科一样,有些学生做不完是很正常的事情。

潘泽军老师曾对自己带的班做过统计,今年高三入学考选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人均分只有17.6分,而选择人物传记文本阅读的,人均分21.5,选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人均得分多了将近4分。因此第一次月考,百分之九十几的学生选做实用类文本。这样,学生很重要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被老师和考生淡化了。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