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权威解读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综合内附名师点评,北京高考文综试卷

原文2017-06-08北京市教委首都教育

权威解读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综合内附名师点评,北京高考文综试卷

权威解读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综合内附名师点评,北京高考文综试卷

权威解读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综合内附名师点评,北京高考文综试卷

高考地理:

建立地理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和创新思维的“三位一体”评估体系。

权威解读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综合内附名师点评,北京高考文综试卷

2017年全国高考北京综合地理卷坚持北京命题特点,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在考查地理主要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考查学生综合地理分析能力,从而突出对学生地理创新思维的考查,构建了知识、能力、思维有机统一的考核体系。

围绕立德庶人的目标

突出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通过考查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知识,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现代化和全球发展中的重大地理问题,渗透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对学生发展素养的要求。

一个

突出地理主干知识

课程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地理主要知识是选择命题内容的主要依据。2017年地理命题进一步浓缩了历年形成的北京卷特点,重点从四个方面对地理主要知识进行全方位考查。

第一,中国国情与主体知识的融合

试卷围绕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养有德之士的基本理念,将中国国情与地理主要知识有机融合。

6、7题以西部三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例,考察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单位学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条件的差异,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刻意聚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问题9 ~ 11以107国道“邯郸至武汉段”及其附近为例,考察学生对不同省份行政单位间地理条件的掌握情况。

问题40(1)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入手,落实博物馆文化在育人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二,拓展传统文化和骨干知识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拓展主要知识的考查方式和深度。

图3春分至秋分这段时间,展示了某一地区3月至9月的降水变化,自然地将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与天气的变化结合起来。然后,以茫中至小暑这一时期为例,考察学生对这一时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认识。

第40题(1)选取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北京故宫博物院作为题目,考察学生对旅游资源价值和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第三,时事热点和主要知识的衔接

从时事热点中提取话题素材,将主要知识的考核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结合起来。今年的试卷依然坚持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理念,将时事重要话题融入地理主知识。

问题5以2017年5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第40次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为题,反映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

问题7以2017年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北京市对口支援内蒙古精准扶贫和国家对贵州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

问题11介绍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切入点,以2016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和全国616万亩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为题,考察学生对休耕后地理意义的归纳。

问题36(3)从匈牙利汽车工业发展依靠汽车专业人才的优势入手,符合精神

问题1以北京时间为计量单位,介绍位于华西十区的一个城市的作息时间,让学生明白时区转换是对外交流中最基本的地理现象之一。

第36题和第41题(1)分别以匈牙利和东非为例,考核学生在不同地理区域应具备的地理分析方法和应熟悉的地理知识。其中第36题,以匈牙利为背景,提供地区交通、地质、主要城市等信息。考察了地形特征、湖泊形成过程、水文特征和工业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原因。以图像为工具设计问题,考察学生的地域认知,也体现了中国学生的国家认同、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国际交往等核心素质。与此同时,通过关注全球问题,我们将提高我们对全球化的认识和国际理解。

突出综合地理分析能力。

试题以地理图像为载体,突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等地理核心要素。

养。本次试题每道题都以图像为基础,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试题提供了丰富的图像信息。地理图像类型多样,有区域图、等值线图、统计图等。

例如,选择题第2题台风以“风力分布”角度设计图像,保持了常见的等压线表示台风的模型,让学生既熟悉又有新意,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图像变化做出问题分析与解答;保持串题多角度设问特色,考查学生连续性思维和多角度思维能力。选择题3-5,比较北纬35°南北降水量差异,围绕区域降水量设计问题,考查图像阅读获取降水量时空变化、区域特征。选择题第1题比较城市不同时间段机动车流量变化;选择题第2题比较台风不同方位风力强弱;选择题第6-7题比较内蒙古东西土地利用差异;选择题第8题比较同一山脉不同高度热量差异;选择题第9-11题比较同一国道南北差异、东西差异;第41(1)题以东非国家马拉维为背景,重点说明该国的景观特点及成因,体现了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

再如,第36题作为地理学科内综合题,强调了地理学科特色。试题以自然为基础,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运用进行考查,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考生需从图像中获取相关信息,描述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其成因。突出了地理图像在解决地理问题的工具作用,考查区域认知水平的不同等级,展示了地理学科的魅力。第40(1)题以博物馆为主题,把现实问题转化为学科问题,考查考生必备能力。体现了以地理视角看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

一、不同尺度区域的探究分析

地理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区域性。地理事物和现象总是与一定的区域相联系。可以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设定不同尺度的研究区域。地理学科的研究分析能力,是学习地理学科理论应当掌握的基本方法之一。第3~5题选取我国地跨10个经度的地区、第9~11题选取国内国道107及周边地区、第36题选取欧洲国家的匈牙利等,对学生的区域能力进行考查。

在相关题目设计中,采用区域地理常用的比较分析方法,在对比过程中考查学生分析探究的基本能力。第3题对350N南北地区地理现象对比,实际上是对我国秦岭-淮河重要地理分界南北的对比。第4题比较区域东西部的人口密度,第5题对区域南北气温的对比,第6题比较三个省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第7题比较内蒙古东西部的森林覆盖率,第10题比较国道东西两侧的道路建设成本差异的地理原因分析和该区域南北部水资源的差异。

二、不同表现形式的图表分析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试卷继续坚持近年来地理图表制作多样化的基本脉络,注重对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地理图表能力的考核。

图1从城市的机动车流量全天变化,并提示该城市的工作时间,考查学生通过图表对地理现象的时空规律的分析。图2提供了某次台风的风力模式图,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台风属性和特点。图3显示我国春分至秋分段的降水分布,考查学生从时间转换到空间的思考能力。图4采用横式比较方图,考查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推断能力。图5表示了不同高度的气象观测的月平均温度数据,考查学生对所处地区的认知。图6显示了局部国道的地理要素,考查学生对区域内部地理条件的比较能力。图17把东非国家的马拉维概图与降水量结合,引导和考查学生对诸多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归纳能力。

三、不同角度的地理美学分析

地理教学中,在关注地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所包含的美学价值的感悟和理解,这也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正确理解和分析地理问题的客观要求。

第1题通过图文材料,提示学生“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和旋律,而不要一味地抱怨城市的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41(1)题集中于对马拉维自然景观的考核,引导学生对热带草原干湿季交替变化现象的体验。

突出地理学科的创新思维

中学地理教学中即将施行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试卷考查学生在熟练掌握地理基本知识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综合分析能力,训练学科创新思维。

一、命题立意体现创新思维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合作活动日益频繁,有必要熟悉和了解不同国家的生活工作习惯和方式。

第1题以北京时间为参照,把海外某城市工作日的机动车流量与时区计算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在不需要知晓某一城市地理位置的条件下,通过日常地理现象判定时区的创新思维。

第3~5题通过某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变化,考核学生从降水量的变化判定该区域地理事物或现象特征的创新思维。

二、 题目设问突出创新思维

试题坚持设问的适度开放性,引导和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40(1)题,通过“列举故宫博物院在对公众开放游览方面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理解,对环保措施进行作答。

第41(1)题要求学生在“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要求考生利用所学知识,阐述自己对热带干草原景观特点的归纳分析。

突出传统文化在地理学习和学生未来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试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辩证分析传统文化内涵,思考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选择题第3-5题,继续延续了2015、2016两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气在地理学习中作用的考查,题目通过研究区域不同节气地理环境变化,引导学生从自然、人文不同角度分析地理现象随时间(节气)演变的规律,将我国传统文化与学生日常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再如,第40(1)题以博物馆为背景,依托北京故宫这一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考查故宫博物院的旅游价值,挖掘和展示了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树立文化的自信和自尊。通过列举游览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引导和鼓励学生的社会参与。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

试题中选取了大量社会生活热点问题作为题目素材,构建试题情境。

例如,选择题第1题以国际时间换算为目标考察地球运动主干知识;选择题第3题图像以24节气作为基本要素设计情景考察区域特征;选择题第6题以内蒙古建区70周年以及北京对口资源等热点为背景考察人类活动;选择题第11题以国道为情景,结合“一带一路”热点,考察交通运输、区域差异等主干知识。

再如,第36(4)题围绕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发展,结合我国倡导的大国工匠精神,选取真实、典型、具有时代指向的案例,进行学科加工转化,形成试题情境,考查考生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综合、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品格和能力;第41(1)题以“一带一路”为背景,重点在考查该区域的景观特点和成因,体现了时事热点与地理主干知识的融合。

整体试题设计符合学生认知、

人文亲和,具有北京特色

试题设计具有一定选择性和开放性,利于学生在作答中发挥真实水平

在综合题中,设计了一些答案比较开放的题目,突出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解答,全面展示思维的综合性、合理性和创新性。

例如,第40(1)题,作为历史和地理综合题,列举对公众开放游览方面应该采取的环保措施,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回答问题。

再如,第41(1)题作为三科综合的第一题,让学生任选其一来进行作答,也体现了一定的选择性。

试题难易适中,考查内容全面,题目叙述科学严谨

例如选择题第1题信息量充足,学生很容易上手,从而获得稳定的考试状态。

试题整体符合北京教学实际,具有鲜明的北京特色

例如,在综合题中选用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一学生身边的世界社会文化遗产,将地理学习和生活结合,具有明显的北京特色。

另外,在整个试题的命制过程中,每个选择题组从提取信息到调动知识再到分析、推论具有良好的思维递进性,利于学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体现了北京市历年在地理命题中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在考试中充分展示自己水平的命题特色。

点评专家

北京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教研员 高振奋

北京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教研员 陈 红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 教研员 宋 波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教研员 张凤梅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 教 师 马卫华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教 师 张述林

文 | 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权威解读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综合内附名师点评,北京高考文综试卷

高考历史:

突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考查

权威解读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综合内附名师点评,北京高考文综试卷

2017年的北京文综历史卷继续贯彻和强化“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和教育目标,贴近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学实际,以丰富多样的素材为载体,反映重要的历史现象、事件和重大历史发展,突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考查。总体上看,试题视野开阔,立意深远,形式活泼多样,考查角度新颖灵活,开放多元,体现了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原则。

关于试卷的总体评价

试卷结构和呈现方式总体稳定

2017年北京高考文综历史卷在试卷的形式和呈现方式、以及考查的知识、能力、思想内涵基本上保持了延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学生水平的发挥,有利于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有利于发挥高考对教学积极导向。

试卷整体设计结构平衡

试题注重整体设计,以重大历史事件、现象为载体,构建学生的认知框架。试卷力图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古今中外多角度多层次的贯穿和呈现。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置于人类文明演进的总体框架中加以反思与考察。这一整体设计的思路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提升人文素养。

试卷的整体结构比较平衡,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比例与高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涉及到了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和主干知识,有助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稳定。为了突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试卷适当加大对中国古代史的考查力度,总体达到30分左右。

注重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试卷设计上,强调历史学科的思想与基本方法,突出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首先,通过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便是难度不大的选择题,学生也需要分析新情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学科基本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得出结论。

其次,通过开放设问,并配合分层赋分的评价标准考查学科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典型如37题第3问,考查考生对孝这一观念的历史解读,开放设问和分层赋分标准,为考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身能力,自主表达思想意愿的舞台。

最后,开始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如第14题,以历史上对柳宗元的评价为题,旨在考查考生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时空观,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考查则渗透于第12、14、18、37等题中。历史解释则是非选择题考查的重点,集中体现在学科内综合题第37题。

权威解读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综合内附名师点评,北京高考文综试卷

关于试卷的价值取向

试题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并重。

以丰富多样的素材体现重大历史事件、现象与发展,构建纵深开阔的认知框架,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置于人类文明演进的总体框架中加以反思与考查,强调古今中外多角度多层次的融会贯通,反映出世界背景下的中国与中国视野里的世界。

同时,历史试题秉持考试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凸显历史学科的文化意涵与化育功能,通过历史认知,强调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在立足自身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开阔视野,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成果,凸显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突出历史学科特有的教育功能。

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试卷体现文明、和谐、爱国、法制等德育内涵,并从历史学科展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现代公民的教育目标。如第17题涉及到十四年抗战,第41(2)题涉及到了海上丝绸之路,凸显了爱国主义的主旋律。第23题以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一段名言为切入点,从中体现历史杰出政治家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

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试题注重弘扬政治主旋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试题当中。例如,第16、17题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第18题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等方面设问,坚持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试题还体现对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追根溯源,如第20题,探寻法治建设的起源;第40(2)考查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多角度、多层面体现出对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考查

掌握、了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发展的基础,是民族国家凝聚力之所在,只有追根溯源,才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继承並发扬光大之。试题注重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多角度、多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着力考查。

第12题以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最新考古发掘成果为立意,丰富了考生对北京历史的认知。第13题以北宋名臣包拯在民间享有崇高威切入试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的把握,也是对清风正气的呼唤与提倡。第14题通过杰出思想家和文学家柳宗元的历史评价设置情境,考查考生综合理解和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第37题作为历史学科综合题,结合古代儿童成长与认知规律,追溯传统文化与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源头,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经典和教育的精华因素;第(3)小问则以家庭伦理中“孝”的核心观念的历史演变为立意,考查考生对“孝”历史传承与时代精神的理解能力,着力弘扬孝为“百行之本”、“德之本”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并把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体现了文化自信的理念。第41题第2问则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考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与贡献。

关于试卷的重要特点

体现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实际的“三贴近”原则

注重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试卷注意引导学生以历史的眼光探究和理解时代大主题与社会热点。如,第41(2)题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结合一带一路考查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影响。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认知特点也是命题的特色之一。如第40题(2)涉及博物馆——当今所倡导的课外教育新平台,并以此为依托,考查学生利用材料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认知特点是命题的出发点之一。2017年历史试题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注重从考生认知特点与兴趣出发,在素材选择、试题形式等方面注重活泼生动、平易近人,拉近了试题与考生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第12题从考生身边的重大政治和文化事件出发,考查汉代以前的政治经济状况;第13、15题分别以包公和谜语等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素材入手,充分整合课内和课外知识,考查学生的历史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贯彻落实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第22题用漫画方式,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第37题则从现当代儿童保护和儿童伦理道德教育这两个重要议题出发,关注儿童的发展、权益及亲子伦理,探讨当代社会主义新型伦理道德建设等社会现实问题,很好地体现了关注现实、贴近学生实际的特点。

突出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内容

民主与法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第20题通过比较希腊和罗马的政治与法律制度,考查古代西方司法实践中的陪审制度,引导学生开阔视野,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借鉴。第37题第(2)和第(3)问,通过材料突出了近现代社会立法保护儿童权利的发展历程,强调了法治建设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意义。总之,试题凸显历史教育的内在功能,对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与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注重考查考生

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在试卷设计上,除了凸显教育性,还强调学科思想与基本方法,重在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首先,通过设置新情境考查考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便是难度不大的选择题,考生也需要分析新情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学科基本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其次,通过开放设问并配合分层赋分的评价标准,考查学科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典型如第37题第(3)问,考查考生对孝这一观念的历史解读,开放设问和分层赋分标准,为考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身能力、自主表达思想意愿的舞台。

历史试题要想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有赖于对历史学科的本质和特征的把握,比如正确的历史观,基本的时空观念,以及史料处理、历史理解、阐释与论证等方法与能力。第14题以历史上对柳宗元的评价为题,旨在考查考生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考查则渗透于第12、14、18、37等题中。历史解释则是非选择题考查的重点,集中体现在学科内综合题37题中。从学科特点出发,通过考查学科基本素养渗透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处理好二者关系既是命题的核心任务,也是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根本。

点评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李晓风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高级教师 郭井生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级教师 赵文龙

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高级教师 冉 峰

北京市第二中学 高级教师 郝万青

顺义区杨镇中学 特级教师 许连生

文 | 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权威解读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综合内附名师点评,北京高考文综试卷

高考政治:

贯彻立德树人 提升学生素养

权威解读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综合内附名师点评,北京高考文综试卷

2017年北京高考思想政治试题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卷内容结构和题型结构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和评价方式,注重发挥考试推动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

立德树人,价值引领

2017年北京政治高考试题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考试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第24题以北京中学生“庙会练摊”为话题,将公益集市搬进庙会,玩创意、做公益,所有收入作为奖学金提供给西部贫困地区某中学,引导学生承担社会责任。

第25题以名为“奋进”的中国水墨画为载体,以“墨分五色”的传神技法为题材,促进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自觉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同时,作品《奋进》的主题对学生也是一种引领、感召和激励。

第38题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引导学生关注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引导考生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

第41(3)题通过“浣翠淌蓝逸海韵”元代青花瓷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对待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正确态度,认识中华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通”“融”“荣”的特点,进一步认识“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增强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觉。

考查能力,提升素养

试题突出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学科内容解决现实问题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第29题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人的一生与《民法总则》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法总则》与人的一生息息相关,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法治意识。

第31题通过某同学搜集的“两会“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两会”,认识我国的道路优势,提升制度自信,增强政治认同。

第35题集中考查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要求考生在概念明确、准确读图和掌握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提高考生解读宏观数据、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能力。

第38(1)题通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公民参与及政府对公民意见建议的回应,引导考生懂得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实现人民幸福的保障;第38(3)题描绘学生生活和发展所在地——北京的未来,考查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权威解读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综合内附名师点评,北京高考文综试卷

贴近生活,注重实践

试题将学科知识蕴含在鲜活的生活场景之中,注重生活积累和知识应用,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参与实践,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体现出高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身在校园,心系天下”,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例如,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颁布实施及其对公众生活的深远影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搜集全国“两会”资料感悟中国民主制度、组建维和警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谋划首都可持续发展蓝图、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一带一路”通过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等,充分彰显了思想政治学科的本质,对引导师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现实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试题贴近学生生活,推进实践活动。多道试题的情境材料来自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平实朴素、亲切可感。

第24题同学们通过“庙会练摊”,既奉献社会,又锻炼自身能力。

第26题内容节选自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引导学生关心时政,了解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27题中学生的创意设计为熊猫光伏电站提供借鉴。

第33题对共享单车行业的深入思考。

第38题高中生以“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公民参与与政府回应”为题撰写论文提纲、从哲学角度设想北京未来发展。

第39题为开办外卖餐厅开展市场调研,形式活泼,问题开放。

科学评价,引导教学

2017年北京政治高考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考查内容、考查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创新,积极探索能够反映学科本质特征、具有学科特色的考查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摆脱僵化固定答案的思维模式,鼓励新方法和新解答。既体现了科学选才的功能,又代表了现代考试评价的发展趋势。

在考查内容上,试题打破模块的分置,体现了考查的综合性。北京市中学生庙会义卖一题横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三个模块,引导考生全面、多角度地理解复杂的现实问题,避免思维单一性的局限。

在考查方式上,第38(1)题“城市规划中的公民参与与政府回应”采用撰写论文提纲及要点的形式,引导考生从描述现象,到发现问题、阐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在评价方式上,部分试题继续采用等级评分的评价方式,引导考生摆脱唯一答案的思维模式,突出对学科素养的综合考查。例如,第38(1)题学生可根据试题提供的多条市民网络留言,自选角度思考回答“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的特点和意义”,为解决公民关心的问题出谋划策;第38(3)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分析角度,描绘北京发展蓝图;第39题将学生带入“开办外卖餐厅”的生活情境中,提供多角度的市场调研思考空间;第41(3)题以“元青花传奇”为载体,学生可以从丝绸之路的“通”“融”“荣”中任选一个或多个特点,思考文化交流、融合与发展繁荣之间的关系。

点评专家

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 教研员 董晨

北京市平谷中学 教师 崔占国

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教研员 杨灵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教研员 李岚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教研员 刘媛

文 | 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