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高考网

名校毕业生选调热折射就业新态势,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

光明评论

作者:李思慧(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近日,清华、北大毕业生扎堆考试选调的话题备受关注。据媒体报道,2021年,北大选调生签约人数达800人,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自2010年以来,北京大学已向全国输送了2200多名选调生学生。清华大学发布的相关统计报告显示,2021年,其应届毕业生中有200多人到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基层公共部门就业,另有近百人通过转岗到浙江、四川等地工作。

长期以来,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前途关注度很高,期望值也很高。近两年,一些毕业生放弃了读研和留京的机会,选择了报考选调生,去基层,回老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年轻人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从涌向外企,挤入中关村,热衷互联网“大厂”,再到青睐转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偏好,虽然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却反映了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也在悄然改变着社会的就业状况和人们对它的认知。

当前,地方基层既面临宝贵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各种挑战,对优秀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受过系统高等教育、文化素养高、学习能力强、愿意带着强国理想为基层做贡献的高校毕业生,自然是各地急需的人才资源。通过选调生考试选拔优秀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培养他们成为党政机关的高素质工作人员,是对基层人才需求的回应,也有利于有志青年快速成长。

有人认为基层公务员不需要太多的智力和学历,认为名校毕业生去基层是一种浪费。这种观点不一定科学,至少不全面。治国需要人才。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压力。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推动乡村振兴、共同繁荣,我们都需要真正有思想、有知识、有能力、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科研、发明、技术突破需要优秀的年轻人,国防、教书育人、基层治理也需要优秀的毕业生。每个有志青年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大放异彩,这是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源泉。

从清华、北大毕业生流向来看,虽然这两年报考选调生的人数有所增加,但从基层的实际情况来看,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的干部并不多。这种稀缺性与过去名牌大学毕业生主要考虑在一线城市就业有关。目前,一些优秀毕业生积极申请选调生,并愿意将所学带到基层、家乡和偏远地区。这种选择符合基层干部群众的期待,应该予以鼓励和肯定。

对于有志于服务基层的高校毕业生,各地既要有求贤若渴的诚意,也要有严格的选拔标准。他们要以德才为标准选人,而不是名校出身的人,以“唯德才是举”为导向,保证选拔的公平性。同时,要有广纳人才、爱护人才的态度,以及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安排,为青年创造更多的施展才华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