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2011年普通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卷》,2013年语文新课标全国卷试题 卓尔高考资源网 2022-05-30 12:20:58 30多年来,出问题的不仅仅是人教社,还有中国整体的教育。这是我2011年写的一篇关于当年高考试卷的文章。文章针对的是高考卷子,问题出在出卷子的人身上,水平太差了。而原来的标题是《高考命题不能儿戏》。 高考命题不可小视。 3354条评论《2011年普通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卷)》 二十多年没有关注过高考试卷,因为我已经不在高中教书了;但是拿到一些中考和小学考试的卷子,我经常会生气,心里总是有点闷,因为有些卷子的题太多了。3354不是考生答的题太多,而是试卷题太多。可以说,从小学考试到中考,再到高考,似是而非的题目往往会迷惑人。看到一些问题,不知道为什么。今年高考结束后,我有了看高考语文试卷的想法。从网上找了一套《2011年普通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卷)》 ——。可能是网上抄的,但有些词不够准确。3354我仔细看了试题和答案,感觉试卷问题太多了。下面,我就相关试题、答案、分析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为了区分原题、原答案、原分析,我把我对仿宋的评价和分析列出来,放大)。 一、现代汉语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课文,完成问题L ~ 3。 103010原来是一首诗,不是“经典”,这在今天是非常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三百首诗被奉为“经典”,在统治阶段被作为封建教育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诗三百首》是一种用音乐演唱的音乐歌曲。一方面,这些歌曲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仪式,作为仪式或招待客人和主人的娱乐节目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用于政治、外交等社会生活。作为一种表达自己感情的工具,它的作用和普通语言差不多。当然更曲折动人。例如,在周代,就有“向陈至献诗”的习俗。有些人看到君主或他的同僚做了好事或坏事,就为他们做一首诗,以此来赞美这种美或讽刺它。也有人因为个人的委屈或不幸,常常通过诗歌来发泄和抱怨。需要说明的是,“陈至献诗”是通过乐师的歌唱献给君主或其同僚的,所以清人学者的“献诗”之和,“音乐献”或“颂”“朗诵”一并提及。 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用诗词来抒发感情,比如《诗经》,《诗经邶风新台》,都是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古史中有一些“徒歌”不在三百里。比如《诗经秦风黄鸟》记载宋国大将华远被郑国人俘虏,后来逃回。人们嘲笑这位战败的将军,并为他唱了一首歌。这样的一首歌,在性质上与《赠诗陈至》无异。然而,士大夫们却把他们的诗献给音乐家。庶人的作品先是在社会上流传,被采访诗词的人收集,然后配上音乐,传到统治舞台的耳朵里。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态度。出现在“赋诗”时代的诗歌,号召乐师唱歌,通过诗歌的问答来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是所谓的“赋阎石志”。这种“吟诗”往往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现象,因为它只是把诗人的观点和愿望放在诗中的几句话上,作为一种比喻或暗示,而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003010金骥侯为魏国一奸臣而扣留侯伟,齐侯、郑伯赴晋国说情,子展赋诗《左传宣公二年》。103010本来是一首情诗,诗中有“人多说话,也怕”这句话,意思是女人爱一个男人,怕别人说闲话;陈列品 孔子时代,写诗三百首,由于古乐为新声所取代,诗乐分离,诗歌逐渐从音乐歌曲转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赠诗”“献歌”很少见到。三百首诗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减少,封建文人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育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诗《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君子为什么不耕而吃?孟子回答说:“君用之,以乐为荣;孩子相信他,就学会了孝顺,学会了忠诚。君子白吃。还有谁能比他更有功劳?”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违心”地,最后把诗歌尊为“经典”的。直到五四时期,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破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摘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凯成《诗经郑风将仲子》)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的说法,有一项是不正确的。 A.《将仲子》里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词,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但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奉为经典,当作封建教育的工具。 B.春秋中期以前,《诗三百首》曾作为一种音乐歌曲传唱,成为祭祀、宴饮和各种仪式的仪式或娱乐节目的一部分。 C.所谓“献诗给”,一则是指清代文人以献诗的方式向君主或同僚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达到褒美或讽刺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清史的“献诗”往往与“献歌”、“吟诵”一起出现,因为清史的诗总是通过乐师的歌唱来呈现的。全国高考 %资本(来源# net 答:答 解析:文中说,300首诗“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仪式,作为仪式或招待宾主的娱乐节目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用于政治、外交等社会生活。作为一种表达自己感情的工具,它的作用和普通语言差不多。当然更曲折动人。”选项中没有深刻的含义”。 分析: 这个分析我实在不敢恭维。「它的功能和普通语言差不多」和「没有深意」有什么区别?所以说选项A不对,有点勉强。这个选项的设计应该是清晰正确的,但是这个选项的设计并不严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与原意不符的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答案:C解析:子展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分析:如果就试卷所给的材料看,作者金开诚的意思是:“《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然而,读《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录的这件事时,我一直以为“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的意思是存在的,这个意思至少不与“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相矛盾。我找到了《左传》这段文字:秋七月,齐侯、郑伯为卫侯故,如晋,晋侯兼享之。晋侯赋《嘉乐》;国景子相齐侯,赋《蓼萧》;子展相郑伯,赋《缁衣》。叔向命晋侯拜二君曰:“寡君敢拜齐君之安我先君之宗祧也,敢拜郑君之不贰也。”国子使晏平仲私于叔向,曰:“晋君宣其明德于诸侯,恤其患而补其阙,正其违而治其烦,所以为盟主也。今为臣执君,若之何?”叔向告赵文子,文子以告晋侯。晋侯言卫侯之罪,使叔向告二君。国子赋《辔之柔矣》,子展赋《将仲子兮》,晋侯乃许归卫侯。叔向曰:“郑七穆,罕氏其后亡者也。子展俭而壹。”《左传》并没有解释子展赋《将仲子兮》的意思,选文的作者金开诚也没有明确表示“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选项C虽然是命题者刻意设计的,然而它并不与金开诚的文章矛盾,也就是说,选项C本身是存在的。命题者自己设计这个问题时,是不是大脑本身就不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答案:B解析:文中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这一些作品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 分析:这道题解析说的“这一些作品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让人发蒙,不知道命题者何以知道上古庶人的作品、包括没有收入诗三百的作品是“都有曲调”的,怎样理解“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节选自《宋史·何灌传》)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 ;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太师都惊恐起拜。B.何灌深谙西北边事,受到微宗赞许。他任河东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运粮任务,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应募。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战死。 答案:D解析:何灌没有阻止溃退,而是望风溃败。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按这个要求,作者设计的子项中只能有一个存在问题。然而不仅“D”项存在问题,“C”项也存在问题:“为了完成运粮任务,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这个说法欠妥,因为“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中何灌的话说得很明确:“河水太浅船走不了,如果用陆路运输需要八千乘马车(运输量太大)。边境附近麦子刚熟,希望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结果何灌的意见被采纳了。也就是说在“C”选项中“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的说法是错误的。显然,按照作者所给的答案,考生如果选择了“C”,肯定是得不到这3分的。高考的公平、公正在这道题上得不到体现。不知道是谁给的参考译文,相当多的地方解释(译)得不准确。 参考译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何灌因为武选登第,做河东路从事。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您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今天的座位。”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吃惊的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的退去了。大约过了三十年,契丹的萧太师与何灌相遇,说起了过去的事,历数道何巡检好箭法。何灌说:“那就是我啊。”萧太师肃然起敬忙向何灌行礼。何灌随后做河东将,与西夏军队相遇,敌人的骑兵追了过来,何灌射出的箭都能侵彻敌人的铠甲,从胸前射进去,从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的敌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张康国把何灌向徽宗推荐,徽宗召见了他回话,询问起西北边境的敌我态势,何灌用笏板在御榻画图,指着衣服上的花纹作为敌我态势来(向皇帝讲解)。皇帝说:“敌人都在我的眼里了。”后来何灌官升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因为治理城鄣有功,转任引进使。当时皇帝命令运送粮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乘,工作量太大。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过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知岷州(熙河路),凿引邈川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河湟一带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后来平调到河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之职。何灌向朝廷进言:“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地不受到旱灾的损害,那么百姓就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足了。”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不用半年,就改善了耕地质量二万六千顷,招募到了七千四百青壮弓箭手,是当时西北几路最成功的。一次,何灌陪辽使在玉津园射箭,一发命中箭靶,再次发射就没有射中。客人说:“太尉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只是出于礼节让让你。” 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随后升侍卫步军都虞候。金兵南下,朝廷让所有的禁兵都出来京城交付给梁方平守卫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金兵驻扎在滑州,梁方平向南逃跑,何灌亦望风溃败。黄河南岸没有一个人能抵御敌人,金师于是直接攻打京城。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何灌背靠城池抗拒,总共和敌人作战了三天,受到创伤,死在阵地上,当时六十二岁。 仅举两例:张康国荐于徽宗——“译文”说“张康国把何灌向徽宗推荐”,这个“译文”是个病句,实际应该是“张康国向徽宗推荐何灌”。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译文”说:“朝廷让所有的禁兵都出来京城交付给梁方平守卫黎阳”,这也是个病句,实际应该是“朝廷调出全部禁军交给梁方平统领来守卫黎阳”。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诗歌简析: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分析:第9题所给的三个答案是对的,但考生如果把“③写哀景抒哀情”写成“情景交融”算不算对呢?情景交融:写凄凉之景,抒悲哀之情。不知道评卷时是怎么处理的。三、文史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血的故事 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上,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 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这位彭先生说,作为现代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呢! 这时,钱太太开腔了:“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钱太太“咯”地笑了:“还管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这里还有段恋爱悲喜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 “我们当然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糟糕的就在秀鸾是台湾小姐。”彭先生接着说。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有人说。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就是不许她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高&考%资(源#网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可是一年下来,我的愿望始终就没实现,有时看着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点心什么的。”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注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什么病呀?’‘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说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五百块钱100毫升,共需300毫升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你爸爸是o血型的喽?’秀鸾点点头。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流交汇,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对!对!血型不可不验。”大家同声地说。 (有删改)注迭格:吴方言,意为“这个”。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医师紧接过彭先生的话,让彭先生讲述自己的恋爱悲喜剧,因为他事先知道彭先生的爱情故事很是生动曲折。 B.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为了捍卫爱情,她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 C“铁石心肠”的老丈人有一天“柔肠寸断”,这是他改变对女婿态度的起因,而这一情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D.这篇小说借助人物之间的对话,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南腔北调的外省人在台湾的爱情故事。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答案: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解析:A项彭先生的爱情故事是悲喜剧,不是生动曲折,张医师让彭先生讲故事是为了劝大家验血型。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外省人彭先生与台湾小姐的爱情故事。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对话风趣而又细腻。B、“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错,秀鸾说过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的话,但没有这样做,也没有牺牲亲情 分析:第(1)小题的要求是:“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既然是选择题,规定选择“最恰当的两项”,其答案就应该是“唯二”的,如果出现了第三个正确答案,这个题就有问题。然而命题者允许选择“C”、“D”、“B”分别给3、2、1分,这无疑与“最恰当的两项”矛盾。还不止这些。其实命题者给的“A”选项可以成立,然而命题者给的答案是否定“A”选项的,解析中说“A项彭先生的爱情故事是悲喜剧,不是生动曲折,张医师让彭先生讲故事是为了劝大家验血型。”从小说来讲,彭先生讲的故事是够生动的够曲折的。爱情故事是“悲喜剧”,为什么不能生动曲折?“劝大家验血型”与故事的生动曲折有什么矛盾?“B”选项说:“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为了捍卫爱情,她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她不惜牺牲亲情”说得太严重了,命题者的答案也说“‘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错,秀鸾说过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的话,但没有这样做,也没有牺牲亲情”,但不知道为什么选择“B”还要给1 分。“C” 选项说:“‘铁石心肠’的老丈人有一天‘柔肠寸断’,这是他改变对女婿态度的起因,而这一情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这是他改变对女婿态度的起因”这句话让我看不懂了。“C” 选项似乎该这么说:“‘铁石心肠’的老丈人终于有一天‘柔肠寸断’了,他改变了对女婿的态度。这一情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D”选项说:“这篇小说借助人物之间的对话,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故事”后面的分号用得不伦不类,是应该用逗号的。分析以上选项的设计,问题多多。其实正像(4)题“血的故事”、“血型的故事”一样,命题者设计的问题本来就是模棱两可的,而在这里却偏要考生去做选择,荒唐! (2)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②提示小说主题的解读路径;③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 分析:(2)小题的答案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读起来感觉很别扭,“表明”似应用“暗示” 替代,这个答案可以改成“暗示乘凉会上的人们来自台湾以外不同的省份”。(2)小题的答案③“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说法欠准确,“照应”是后面对前面内容而言,前面交代的话,只能是为后文作“铺垫”,应改为“ ③为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作铺垫”。(3)“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解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分析:解析中有“接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的话,不知道“接看”是什么意思,且“概括”后不该用句号,也应该用分号。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答案:观点一: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不合适。①“血”这个词可让人联想到“血脉”、“血缘”、“血性”等多种含义,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②外省人和台湾人血脉同源,这是“血般的故事” ③彭先生的恋爱故事,实质上折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小说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观点二: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合适。①“血”有类型之别,而语言有“南腔北调”之分,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彰显作者的巧思;②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与内容更吻合;③可显示“验血型”在文中的重要性,也与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不相冲突。(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分析:观点二给的答案语言有问题:“‘血’有类型之别,而语言有‘南腔北调’之分”中“而”属于滥用关联词,“‘血’有类型之别”与“语言有‘南腔北调’之分”是平行并列,用不着“而”。“ 可显示‘验血型’在文中的重要性,也与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不相冲突”是单列的③,其中的“也”也是多余的。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分析:“下笔不觉师造化”这个题目怪怪的。不知道“下笔不觉师造化”这个题目来自何处,着实费解。本文的主角是黄宾虹,我努力寻找“师造化”的根据,看了原文,怎么也没看出与“师”有什么关系。摘编的内容最后两段分段不当。要么合成一段,要么分成三段:“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算一段,是总说,下面分说张大千和黄宾虹。另外,“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是个病句,主要是在“由此笔法大进”前缺少内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答案: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解析:A.黄宾虹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是沪上流行的画风。B.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不是“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D.应是鉴赏、鉴别真伪的大行家罗振玉。E.本文没有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没有描写黄宾虹的突出成就。 看评分答案和标准直让我迷糊,还是那句话:既然是选择题,规定选择“最恰当的两项”,其答案就应该是“唯二”的,如果出现了第三个正确答案,这个题就有问题;而且这唯二的答案是不能有一丝一毫错误。然而命题者允许选择“C”、“D”、“B”分别给3、2、1分,这无疑与“最恰当的两项”矛盾。选项B命题者的评分标准是同意给1分的,也就是命题者基本否定的,但它与命题者给的解析答案没什么冲突,试比较: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B析: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不是“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命题者似乎要在这里玩字眼,“入手”和“求之”是什么关系?不“入手”怎么“求之”?选项D命题者的评分标准是同意给2分的,也就是命题者基本肯定的,但也有否定的因素,命题者否定的是什么呢?先比较一下: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D析:应是鉴赏、鉴别真伪的大行家罗振玉。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鉴赏、鉴别真伪”的范围是不是书画?二是即使罗振玉不算书画大行家,“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见原题)是不是书画大行家,“等人”难道不包括黄宾虹?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这个写作命题是一个思维混乱的产物。首先“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是不是作文要求?它为什么不与其他要求放在一起?“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是个病句。我想有资格参加高考语文命题的人一定学过语法,懂语法的人都可以试着对这句话进行句子成分分析。“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又是个病句,典型的介宾短语使用不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也让人看不明白。病句多、逻辑思维混乱的文字是不好改的。我只能根据我的理解另起炉灶: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根据要求作文。(60分)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和政治大国的新闻成为全球最热的新闻,被排在第一位。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在中国的巨大变化中,最值得展示的变化有哪些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进行了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对于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请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说不好“人话”的人居然为高考作文命题,这样的事情要多荒唐有多荒唐。我估计作文的命题者要写这篇文章,满篇尽是病句。我要是评卷者,评到这份试卷,一定让他不及格。综观这套高考试题,我稍微留意,就已经发现了这么多问题,真不知道这套试题的信度能有多大。没时间回看最近其他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及其他学科的试题,如果也有类似的问题,真的很糟糕。高考命题还有着示范作用,把不好关,必然谬种遗传。 我认为阅读综合选择题,题的设计必须周密,所给选项必须明确。如果以故意设置陷阱,存心让考生迷糊的目的出题,这个目的本身就不对;如果命题者不是有意为之,则是命题者的水平太低。我认为,无论什么考试,尽量不要出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考题,以避免出现“你不说我还明白,你一说我就糊涂了”的情况。特别是文字水平不高的命题者,别觉得自己很有水平,窃居命题人的位置胡来。命题者本身以其昏昏,必然使考生昏昏。我估计考生答选择题时有相当大的成分是碰运气,而且,他们只能碰运气,因为即便他们选择了正确答案,也得不到分,如二(一)6题选答案C——这样的高考,不考也罢。这套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者逻辑思维不清晰,文字水平表述太差,而不是一般差,让这等水平的人参加高考命题简直是对高考的亵渎。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者至少是教授,而且能参加高考语文命题一定是语文专家,由此可见当今的一些挂牌教授和专家是多么的不可信,由此可见当今的职称和学术评价制度是多么的不合理,由此可见,由此可见……我不敢再分析下去,我怕得罪一大批已经得势的人,我怕否定的太多,让我自己都失去了信心。众所周知,一年一度的高考是一项十分严肃的重大工作,国家每年都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花费大量精力来组织这项工作,考试的各环节都不该有疏漏。参加考试组织工作工作人员、任课教师、直接参加考试的考生以及关注这个考试的考生家庭成员,以数千万计大概不算多。高考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涉及国家的声誉,需要严密的组织工作。纵观这些年来,高考诸多环节的组织工作,包括试卷的印刷、运输等保密工作,包括考场的设置、监考的纪律等等各项工作都很周密,让人想不到的是高考试题却如此让人不放心。要实现高考的公信力,完善的组织工作非常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命题环节保证,高考试题的质量是整个高考基础。考生大量的精力准备全部都是为了答高考试卷,试卷本身质量不高,使高考的信度大打折扣。大家都一本正经地很严肃地来接受一套存在大量不严肃问题的的命题,简直是天大的笑话。高考命题不能儿戏! 高考大神语文143分他的高三答题卷是这样的,高考语文试卷三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高考倒计时练这个就够了,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题50篇含答案文库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相关文章 浏览器打不开网址提示“ERR_CONNECTION_TIMED_OUT”错误代码的解决方法 如何安装ocx控件 VMware的虚拟机为啥ip地址老是自动变化 vbyone和EDP区别 linux/debian到底怎么重启和关机 苹果平板键盘被弄到上方去了,如何调回正常? 机器学习常用距离度量 如何查看kindle型号